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95457+0,00.html
原文太長 摘錄片斷
傳統不去反省它,就沒有價值。
教導小孩具有理財概念,讓他了解金錢的重要性,並以賺錢與否的敏感度來考慮未來出路,就傳統華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來看,是一件背道而馳的概念。其實讀書是一件好事,只是目前的孩子,往往不知為何而唸書,反而只是為了不想出社會工作才唸書,因此,只能製造出一大堆有文憑,但找不到頭路的沒用讀書人。
相對的,在不違反本身的興趣下,以未來如何賺錢立足於這社會上,來決定是否繼續升學或就業,這不僅可以避免社會教育資源的浪費,也才沒有18分即能考上大學的荒謬,其實「惟有讀書高,萬般皆下品」的時代己過,未來是一個「術業有專攻」的時代。
我常常跟我的小孩說:如果對讀書沒興趣也很好,就到鼎泰豐當學徒,以後成為有名的大廚後,或許會和法國一樣,能夠被高級餐廳以大廚名字命名,身為老爸的我也與有榮焉;就算達不到那麼高成就,能夠養成一身好廚藝自立門戶,並在餘暇之際,煮一頓好吃的飯請我,也強過渾渾噩噩讀完大學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裡當個寄居蟹族的大學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