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kruskal
*停權中*
 
kruska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158
@ 巴菲特拒絕購買那些具有負債問題的公司,將注意力集中在盈餘穩定且可預測的公司上.他說:我將確定性看得很重,所有造成風險的因素對我而言都沒有意義,風險來自於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持續購買低本益比 <P/E>和價值比 <P/B>以及高股利的人,通常被稱為〔價值投資人〕 . 主張以選擇在盈餘上有高平均成長的公司.來辨認公司價值的人,則稱為 [ 成長投資人 ].一般來講,成長中的公司通常具有高的本益比和低的股利,而這些財務特質與價值投資人所希望尋找的剛好相反.

@ 尋找購買價值的投資人,通常必須在〔價值〕與〔成長〕之間來選擇股票.巴菲特說:成長與價值的投資其實是相通的.價值是一項投資其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而成長只是用來決定價值的一項預測過程.

@ 在投資資本報酬率高於平均水準的時候,成長可以增加投資的價值.確保每投資一塊錢,至少就能增加一塊錢的市場價值.而成長對於一家資本報酬率不高的公司股東而言,可能反受其害.

@ 巴菲特指出:將注意力集中在容易了解,和具有持久的經濟力量基礎,且把股東放在第一位的管理者所管理的公司上,並不能保証成功.首先,他先須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同時公司必須符合他對企業的期望.

@ 巴菲特承認,如果犯錯則是因為下面三個地方出了問題:1)我們所支付的價格.2)我們所參與的經營管理.3)企業未來的經濟狀況.他指出,錯誤的估計最常發生在第三個原因上.

@ 巴菲特的意圖,不但要辨認出可以賺得高於平均收益的公司,還可以在價格遠低於其實質價值時購買這些企業.

@ 葛拉罕:<最聰明的投資方式,就是把自己當成持股公司的老闆>,巴菲特說:<這是有史以來關於投資理財最重要的一句話>.
@ 巴菲特說:只要企業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充滿希望並令人滿意,或管理者能勝任其職務而且誠實,同時市場價格也沒有高估此企業,那麼他相當滿足於長期持有任何証券.

@ 短期來看市場是個投票機器,但長期來看則是個秤重器,他樂於忍耐.你手上握有的股票一定要比現金好,否則它就不是一個好的投資.

@ 如果股票市場確實過份高估某一家企業,他就會將其股票賣出 . 如果他需要現金以購買別家可能被過份低估或是有同樣價值,但他更了解之企業的股份,巴菲特將會出售價值公道或被低估的証券以變現.



@ @ 當人們對一些大環境事件的憂慮升到最高點時,事實上也就是我們做成最佳交易的時機.恐懼是追趕流行者的大敵,卻是看重基本面的財經分析者的密友.

@ 當巴菲特從事投資的時候,他觀察一家公司的全貌,而大多數的投資人只觀察其股價而己.

@ 世故者改變自己來適應這個世界,而特立獨行者卻堅持嘗試要改變世界來適應自己.因此所有的進步都仰賴後者來促成.巴菲特自始至終,都將投資視為一種企業經營活動,而以一般常識作為他的投資哲學.



@ @ 依照巴菲特的理論,投資人企業家應該以同樣的方法來觀察一家公司,因為他們實際上想要的東西是相同的,企業家希望買下整個公司,而投資人希望購買公司部份的股票.如果你問一個企業家,當他購買一家公司的時候,他所想要的是什麼,答案經常是:這家企業能產生多少現金 ?公司的價值和它的現金產生能力之間有直接的關聯,理論上,企業家與投資人為了要獲利,應該要注意到相同的變數.

@ 委託人要求專業投資人報告績效,在等候他們的投資組合達到某一價格時,經常顯得不耐煩.如果他們的投資組合並未出現短期的價格上漲,委託人將表現出不滿和懹疑他們在投資上的專業能力.專業投資者知道他們必須在改善短期績效,或冒著損失客戶的風險之間作一選擇,於是開始陷入追漲殺跑的旋渦中.

@ 巴菲特相信使用短期價格來判斷一家公司的成功與否是愚蠢的,取而代之他要公司向他報告因經濟實力成長所獲得的價值.一年一次他固定檢查幾個變數:

) 初始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 營運毛利,負債水準與資本支出而求的變化

) 該公司現金產生能力

@ 華倫巴菲特的投資策略:

  步驟一:不理會股票市場每日的漲跌.

  步驟二:不擔心經濟情勢.

  步驟三:買下一家公司,而不是股票.

  步驟四:管理企業的投資組合.

@ 股票市場是狂熱與抑鬱交替發作的場所,有的時候它對未來的期望感到興奮,而在其他時候,又顯出不合理的沮喪.這樣的市場行為創造出投資機會,特別是傑出企業的股價跌到不合理的低價時.股票市場並不是投資顧問,它存在只是為了幫助買進或賣出股票吧了.

@ 如果你打算擁有一家傑出企業的股份並長期持有,但又去注意每一日股市的變動是不合邏輯的.你將會驚訝地發現,不去持續注意市場變化,你的投資組合反而變得更有價值.

@ 巴菲特較喜歡購買在任何經濟情勢中都有機會獲益的企業.選擇並擁有能力在任何經濟環境中獲利的企業,時間將被更聰明地運用.而不定期地短期持有股票,只能在正確預測經濟景氣時,才可以獲利.

@ 你無法對企業的未來作出聰明的預測,除非你了解它如何賺錢.投資人在投資股票時,經常對於一家公司如何產生銷售,其費用及利潤如何產生沒有任何線索.

@ 最值得擁有的企業,是在長期有最佳遠景,且擁有市場特許權(產品有獨占性及差異性).市場特許權是指銷售產品或者顧客想要的服務,市場中沒有類似的替代品,即持有大量經濟上的商譽.

@ 企業產生現金的能力決定了它的價值,巴菲特找出那些產生超過營運所需現金的公司,而將不斷消耗現金的公司排除在外.

@ 巴菲特提供一份較正確的計算方式,他稱之為〔股東盈餘〕.決定股東盈餘的方法是將折舊,耗損和分期攤銷的費用加上淨利,然後減去那些公司用以維持其經濟狀況和銷售量的資本支出.

@ 高毛利率反映出經營者控制成本的精神,巴菲特欣賞注意成本觀念的經營者,而憎惡放任成本不斷擴大的經營者.

@ 推動巴菲特投資策略的主力,在於資金的理性分配,決定如何配置一家公司的盈餘,是經營者要做的最重要決定.做投資選擇時展現的理性是巴菲特最推崇的特質.
舊 2007-08-24, 12:22 AM #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ruskal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