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yatin
基本上我主張壽險保定期即可,因為壽險的用意就是在被保險人無法工作時,
給予家庭暫時性的保障,正常來說,並不會保到40年這麼久,
一是費用會高於20年或是30年期,二是假設28歲投保,到了68歲,
我們還需要這一百萬來保障家庭的生活嗎?大概不需要了吧!
而且一般房貸大概都是貸個二十年…
|
謝謝yatin大的說明,
不過我覺得這很難說,
尤其以現在社會的生態,30年保期到58歲,可能小孩子仍然在唸書、念碩士博士等等尚未具有經濟能力,那這時候是不是反而較長期的壽險仍然適合他呢?
保險的需求不就是這樣嗎?
你可能不需要,但別人可能需要呀!
基本上以我最近稍微研究了一下,年紀越輕、保險年限越短,投資型就比較不利,但是如果是30~40歲,即便是保20年,仍然保費是有可能會比定期壽險低的!但因為確實落點在哪實在很難抓,尤其是這麼多費率與不同保險。
那我可能比較認同PTT網友aquarian所寫的一個概略總結,(刮號為引用)
『如果經過計算 我們會發現 投資型保單的保險部分若持續20年
其所繳的費用(前置費用+危險保費) 大略跟20年期定期壽險總保費差不多
所以我們可以視為 投資型保單的前置費用 綁你20年
你買了投資型七八年便提早解約 則保險公司賺
反之 若保單持有超過20年 之後的保費算下來 就會比單買定期壽險便宜
所以才會那麼多人精算結果幾乎都是
"20年以內 保險投資分開買比較划算"、"20以上長期持有 則投資型保單比較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