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投資型保單
瀏覽單個文章
yatin
*停權中*
 
yati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2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07
其實,有接觸過保險業的人並且知道怎麼精算的人就知道,尤其是保險經紀人…
投資型保險是一種打混仗的商品!

把壽險和投資混在一起,一般人乍看之下真的很難看得出其中保險成本的結構…
重點有二個:
1、投資型保險並不是終身壽險,在幾種情形下會失去壽險保障:
a、獲利不如預期,想結束這張保單!
b、期滿並已獲得理想的利潤,想改變投資的管道!
c、真的沒錢繳保費,或是臨時有其它重大用途的資金需求!

你並不會永遠只投資一組基金到70歲或是老死,在中斷、期滿或贖回之後,
保障就會消失,所以看來,這樣的投資型商品包含的壽險,
只能歸類在「定期」方面!

2、內含的壽險保險成本遠高於「定期」,稍低於「終身」:
我手邊沒有例子可舉,但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要投資型商品的資料,
並自己計算所有的需要扣的保險成本,我想在二十年後,
你會發現,總成本大概會介於「定期壽險」保費1.4~1.6倍左右,當然低於終身壽險的保險成本,
可是,你覺得這張投資型你會放一輩子嗎?何況,再繼續放下去,
保險成本還是會繼續扣喔!
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試算,並自行判斷合不合理!

最後,保險公司和業務員一定會說商品有保障有投資是一舉多得,
並且投資由專家管理比較安全,又可以省下轉換費用和手續費,
沒錯,真的有省到,只是第上面二點有提到,你在其它方面多付出了!

另外,投資真的不需要自已去關心或處理嗎?
舉例來說:像現在的次級房貸風波,我手上的riets基金掉了10%,
如果我還是相信基金的獲利能力,一直放著沒有先贖回,
再找低點買進…就算它到時年成長10%,
我這一年把資金放進去也只是沒賺沒賠而已…所以,
買基金不是放著就會賺,你要自己去關心或是轉換、贖回,
才能將基金的複利效應最大化!
況且,保險業務員或是保險公司可不會主動提醒你的基金掉了10%…
保單上面可是清楚的印著「盈虧自負」啊!
舊 2007-08-17, 09:51 PM #9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yati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