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投資型保單
瀏覽單個文章
applearea
Advance Member
 
appleare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5
您的住址: 台灣小角落的大世界
文章: 482
引用:
作者sutl
以台灣常見的定期壽險,以版上大多30歲走右的男性來說,大約是年繳2000元有100萬的定期壽險,大多數人可以保到500萬,大多數保單續繳到75歲,一但停繳就失效。

終身壽險同樣500萬保障,一年沒有個15萬大概沒公司會出保單。

自然費率到60歲時也大概要15萬(死亡率3%),如果是年繳12萬的投資型保單,等於還要拿以前的錢來補。

不要忘了,投資型保單高額的前收費用,一般估計要10~15年本金才會回到你的投入金額,如果是30歲投保,這時自然費率也開始步步高升嘍。

在搭配前面網友說的,政府為了提高國人壽險保額,已經強制帳戶與保障的比例了。

ps:某張網友說的保單,我去保發中心查詢的結果,其實費用上限跟一般的投資型保單差不多,只是可以跟業務員談費率。說真的,業務員會做賠錢的生意我也服他了。


的確~也是建議"小額"終身壽險+"大額"定期壽險!!
例如:50萬終身壽險+300萬定期壽險[依風險調整]

當你階段性風險大隨著時間轉為風險小時,其實壽險額度大小就並不是這麼重要
例如:你在有房貸有妻小要養時,定期壽險保額依風險大小規劃,經過20年孩子也大了
,這時候你的房貸也差不多繳清了,這時壽險需求也降低,定期壽險到期後,小額的終身壽險剛好當葬儀費用。(所以終身壽險真的不用保那麼多)

往後的投資型保單,金管會新法令規定就如sutl兄說得有要求相對保障比例
 
舊 2007-08-17, 02:13 AM #7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pplearea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