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有個律師教授來上「法律概論」的課
發現...不...應該深深感受到...他的思考、說法跟我們這群學商的學生有著...很大的衝突...
大概只要他提出一個說法就會引起一群反對聲浪...
但...好像到最後都會被他說服...有時候都覺著...他幹嘛不直接說出那個「重點」呢!
那個重點一出來...他的說法就成立了...但...他就很...ooxx的繞了一大圈...然後才讓他的說法成立...
某次某個機會跟法律係的學生...聊天...過沒多久...幹...那種感覺又來...總是講一些「會被反對」的話...然後再來...一個決定結論的「關鍵」
學法的...都是這樣搞的嗎?
__________________
昔有書生攜一僕入太行山,僕見道上碑字,誤讀曰太行山。
書生笑曰:杭也,非行也。僕固爭久之,因曰:前途遇識者,請質之,負者罰一貫錢。
行數里,見一學究授童子書,書生因進問,且告以故。
學究曰:太形也。
僕大叫笑,乞所負錢。
書生不得已與之,然終不釋。即別去數十步,復返謂學究曰:向為公解事者,何錯謬如是?
學究曰:寧可負使公失一貫錢,教他俗子終生不識太行山。
-袁宏道《題陳山人山水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