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引用:
作者kingarhtur
我一開始看到這個標題還沒什麼感覺
但是越看到一些所謂的"山友"的發言,卻越看越氣
提出幾個論點和大家討論一下
2.失聯不代表山難?
我不知道提出這個論點有什麼意義?一旦失聯,親屬不都是著急的四處找援助,
救難人員還不是盡可能的盡快出動救援。
差別只在於最後可能看到的是,救下來的人根本沒事,有的還在笑。
想到就覺得很火…。可是資源還不是全部都消耗了。
|
網兄此言差矣.
一個完整的登山隊伍,
除了攀登的隊員之外,也包括了山下的留守人員
而通常隊伍會跟山下的留守人員
設定一個"預計下山時間"跟"山難管制時間".
什麼是"山難管制時間"?為甚麼設置?
通常隊伍入山,會將所有對外的通訊器材關閉,
目的為了節電(在高海拔低溫地區,
所有電池的電力都會降低)
以免在緊急時刻需要對外求援時
發生無電可用之情形.
所以,您要在任何時間與山上的隊伍
取得聯繫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除非山上人員有求助需求,
才會打開這個聯繫管道
因此,這個情況就是
No news is good news.
而當一個隊伍到了"預計下山時間"還沒有跟
山下的留守人員取得聯繫時(解除留守人員職務),
留守人員就會開始緊張了,
而超過"山難管制時間"時還沒有與留守人員聯繫,
(通常預計下山時間與山難管制時間間隔是24hr之內)
山下之留守人員就會立刻啟動山難機制,視為山難已發生
接著聯繫家屬,通知消防單位來協助.
而颱風天最常發生的情況是,
隊伍在山區,但卻未到達"預定下山時間",
家屬擔心,又聯絡不上隊伍,又不聽留守人員之說明,
立刻與警消聯絡,派人上山搜救,
結果隊伍在山上平安無事,
隊伍隨同搜救人員下山,
然後媒體消息放出"成功救援"之類的消息......
希望這樣的說明你能滿意
至於你其他看法
靜待其他網友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