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ianme
*停權中*
 
ianm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3,188
外頻的部份要看CPU架構,不能單純用比較法。下面的東西看不懂的就算了,因為主要寫這篇的目的事要糾正某些不懂裝懂的人

以AMD的架構來說,MCT內建在CPU裡面,原本以前外頻增加可以增加CPU對外的頻寬,

現在同樣有效,而且順便也增加了MCT對於記憶體的頻寬。

如果以939來說

外頻200*64/8*4=6.4GB/s

記憶體DDR 400 (200*2)*2*64/8=6.4GB/s

當你超300的時候,就變成9.6GB/s;所以對比上ram的部份該需要DDR 600 with 300MHz

這也是那時候TCCD賣的很秋很貴很嗆的原因,然後可以看到某站的xx測試等等,坑錢阿。

以上這些東西算是外行的等級吧?問題在於整個完成整個運算所需要的時間,會需要有檢查

的cycle,enable之類的一堆動作,是非常複雜的。AMD的Hamer架構最大的優點就是大

幅降低了整體lentcy,在當時這個架構是領先對手的 由於記憶體控制器內建,原

本整體架構中很重要的Northbridge重心轉移到了CPU上,對於ram的access不在需要透過

北橋,而是抓回來自己控制,這樣做的話可以省掉好些等待與這部份的電路,而且還可以減

少使用沒必要的頻寬,因為直接送到ram。

簡單說三大好處:降低lentcy、北橋頻寬使用降低(相對性的)、CPU內部部分電路可以再度整合。

但是缺點就是整合度比較高,表示面積會增加,功率消耗等等問題,yeild降低之類的。

同時HTT這個匯流排也是種進步,因為ram的頻寬現在沒用到了,就可以拿來被其他地方使

用,而且匯流排統一路徑之後也對於lentcy有幫助。對於現在高階顯示卡需求的頻寬也是種

幫助。這邊有點扯遠了。

另外一個部份是關於lentcy的,這部份來說,記憶體的參數很重要

DDR 400 CL2 2 2 5 1T的話,那就是一個cycle 2.5ns,所以就換算成

5ns 5ns 5ns 12.5ns

DDR 600 CL2.5 4 4 8 2T,one cycle is 1.666666666......ns

such that 4.1666..ns 6.6666...ns 6.666...ns 13.3333...ns

何況DDR 400跑1T跟DDR 600跑2T。這個部份1T絕對比較快,2T還要多等一個週期。

由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到DDR 400不見得比較慢。AMD K8影響較大的是記憶體參數!

另外一種狀況:CPU外頻跑300,記憶體跑DDR 400。個人採用的是這種跑法。

這樣有個好處,CPU這邊的throughput rate增加,可以使得Ram這邊能夠接近頻寬上限,

因為理論頻寬跟實際的效率頻寬是有差別的,理論上如此。實際上使用測試軟體如

Everest與sisoft sandra之類的記憶體頻寬測試,跑起來可以逼近DDR 400雙通道理論頻寬6.4G/s

達到驚人的92% Efficiency,speed 6GB/s左右。此時外頻300MHz,ram 400 2 2 2 5 1T

超高外頻最大影響就是關於對外頻寬這部份,以K8來說最大影響就是記憶體頻寬。你說有沒有差

送你兩張圖
Intel架構示意


AMD Hamer架構示意



只要電腦"基礎架構"不改,外頻越高速度絕對越快,就算現在的Intel平台也是如此。

Intel平台當然CPU外頻盡量高點越好,但如果CPU外頻到頂,那Ram頻寬超過CPU頻寬還

是會有些許效能增加,表示Bandwidth Efficiency還不夠好。

AMD平台是CPU外頻高,但是記憶體延遲要低,所以不見得Ram頻率越高越好,端看

lentcy而決定。CPU頻寬高於記憶體頻寬有助於增加效能,Bandwidth Effciency很強。

even現在來說,939在記憶體頻寬這部份上面根本不會輸給目前當紅的Core 2系列。

沒錢不然很想再去買AM2平台來玩看看是不是記憶體這部份差異很小
舊 2007-08-05, 10:28 A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anm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