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page
閣下口口聲聲一堆公司會搶,沒有搶就是鬼才信...
那請問一下,閣下情報網很大嗎?你要如何證明沒有公司『正在搶』呢?
打這種嘴砲有什麼意義? 
|
這種狀況可以參考一下和氏璧的故事. 真的要是發掘出一塊美玉, 其實最好不要傻楞楞的獻給有權有勢的君主. 要是和氏璧還不夠精采, 還有一個拋棄式打火機的故事. (原文刊載於經濟部的內部刊物 -- 經濟月刊)
話說三四十年前, 點煙用的打火機都是金屬製作的. 沉甸甸一塊金屬放在身上, 萬一遺失這在當年的台灣可是一筆不算少的損失. 某位先生看到這個問題就開始積極投入便宜打火機的研發. 在經歷數年的失敗, 開模再試 .... 之後, 這位台灣發明家終於在傾家蕩產的邊緣上成功的製造出世界上第一隻塑膠 (PC, 聚碳酸酯) 材質的打火機並且成功的申請到專利.
大家一定以為到了這裡那位發明家就一帆風順吧 ! 其實那位發明家老兄心裡也是這麼想, 所以他就興沖沖的帶著專利書和塑膠打火機的樣品去拜訪當年台灣企業的龍頭老大 -- 台塑企業 . 在這位獻璧的老兄做完介紹, 簡介與示範之後, 他向台塑公司開價 100 萬台幣. 龍頭老大還價 40 萬台幣買斷塑膠打火機的世界專利. 啥? 才出價 40 萬! 40 萬連開模試誤的費用都不夠, 龍頭老大欺人也未免太甚了. (P.S. 所以由這歷史故事可以得知 -- 龍頭老大欺人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發明家老兄只好打包告辭, 鬱鬱寡歡的回到四壁早已蕭然的家裡. 就在台灣這邊買賣告吹的同時, 消息已經連夜走漏到日本. 日本東海千輝的董事長立刻帶著幾名親信幹部連夜搭機來台, 然後由台北包計程車火速南下. 隔天清晨六點, 東海千輝的一幫人馬已經殺到這位發明家老兄他家的大門口.
一番簡單的寒喧之後, 發明家一樣的拿出專利書講解, 一樣的拿出塑膠打火機的樣品示範並遞給眾人觀看鑑賞. 唯一不一樣的是 -- 這次他沒有開口喊價. 就在眾人觀賞這個世界上第一隻塑膠打火機之後, 關鍵的時刻終於來臨. 這次的專利價值將由日方喊出, 就看發明家願不願意接受. 在一陣短暫的靜默中, 東海千輝的董事長低頭不語, 突然董事長迅速的掏出鋼筆在支票簿上振筆急書. 刷的一聲就把一張支票遞給這位發明家.
發明家看到這張支票上的金額差一點沒有暈倒 "六億日幣" (合當年一億台幣), 這不僅是對塑膠打火機的肯定, 也代表東海千輝的誠意. 當然發明家二話不說就接受了, 昨日在台塑受到的一肚子怨氣也跟著煙消雲散.
一個發明並不一定要讓天下人都讚賞, 其實別人識貨不識貨都不要緊, 最要緊的是先設法讓這個發明創造出利潤. 等到發明賺了錢之後, 剩下的讚賞/評價問題都很簡單.
*************************************
http://zh.wikipedia.org/wiki/和氏璧
和氏獻璧
和氏璧最早見載中國東周末年著作《韓非子·和氏第十三》:楚國人和氏在楚地的山中發現一塊外裹岩石的美玉,將這塊玉獻給當時的君主楚厲王,而楚國王室御用的玉匠聲稱和氏貢獻的只是一塊石頭,欺騙了君王。於是楚厲王下令將和氏左腳砍去。厲王死後楚武王即位,和氏再次將該玉獻給他,武王命令玉工鑒定這塊玉石,鑒定的結果是和氏所貢獻的仍是一塊石頭,結果和氏右腳被砍掉。最後和氏帶著玉石回到楚山,在那裡他慟哭了三日三夜,新即位的楚國國君楚文王派人詢問事情的緣由,和氏說「我並非因被砍去雙腳而傷心,而是寶玉被認定為頑石、忠臣卻被認為是騙子,這才是我所傷心啊」楚文王派工匠除去裹在玉石上的岩石,才看到了這塊玉,於是楚文王將該玉璧命名為「和氏璧」。
《戰國策》記載和氏璧一直是楚國國寶,楚威王時代和氏璧被賜予攻打魏國有功的昭陽令尹2,一次昭陽在設宴招待門客時將和氏璧取出供賓客參觀,此時賓客中有人突發起鬨,並趁亂偷走了擺在桌上的和氏璧。昭陽的門客指認張儀是盜走和氏璧的人。昭陽在經過拷打訊問後放走張儀,張儀在成為秦國相國後曾為此向楚國展開報復,但和氏璧自此就下落不明。此後和氏璧經人之手,輾轉來到趙國。依中國正史《史記》記載前3世紀時期和氏璧被戰國時期趙國君主趙惠文王所有。
完璧歸趙
與趙惠文王同一時期的秦國君主秦昭襄王在得知和氏璧歸屬趙國王室後,於前283年向趙國派遣使者,希望以15座城市來換取和氏璧,這便是成語「價值連城」的由來。
趙國並未立即答應交換和氏璧,趙國政府在商議後派遣藺相如為代表攜和氏璧出使秦國。藺相如經過2次對秦王的試探後認定秦國是想借其強大的國力為後盾,取得玉璧後拒絕向趙國割讓城池。於是藺相如派他的副手穿上平民的服飾,走小路帶和氏璧回到趙國。而藺相如本人則平安回到趙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