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zcy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引用:
作者acura1203
我有個不同的觀點

日本是幸運沒打贏 沒的話今天也沒日本這個國家

中華民族是一個很奇怪的民族 自古打仗很少贏過
但是最後都是外侵勢力被同化
有跑掉的 大概就蒙古人吧 滿清才多久 現在旗人勒?
好像都沒見到了

中國本來就不是一個單一民族的國家, 所謂的中國人也不是只有漢族人. 所以並不是單純的以血緣來定華夷之分, 血統是僅供參考而已, 重點還是以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程度做為判斷基準. 否則秦皇朝就得被迫改名成西戎皇朝. 而唐朝也要改稱東胡鮮卑朝, 因為唐高祖李淵的母親是鮮卑貴族獨孤信的四女.

這裡有個跟著蒙古人過來就沒跑過的色目人 -- 薩鎮冰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0&variant=zh-tw

中國大概是世界上唯一沒有對猶太人搞種族歧視與宗教迫害的國家 . 這也解釋了中國強大至今的基本性原因 -- 務本崇實 (重視民生經濟發展, 而不是搞窩裡反的種族歧視). 這也解釋了某些國家雖然自視甚高, 但是實際上永遠不可能有機會抬頭.

眾所週知的一件事就是猶太人一般而言智商不低, 但是某個企圖征服世界的蠢蛋居然把這批最聰明最厲害的傢伙給送進集中營宰了.

您說少了智囊團運籌帷幄, 光靠一幫子只會一板一眼開槍殺人的野蠻笨蛋能征服天下嗎? 楚霸王項羽搞過這檔子蠢事(拱手把韓信, 英布, 彭越三人送給漢高祖), 結果是落得烏江自刎. 歐洲小霸王希特勒繼續幹這檔子蠢事, 結果是落得柏林自刎.

同理可證, 小鼻子小眼睛的矮鬼也是一樣吃不開, 處處屠城的結果就是大家都恨矮鬼畜牲, 所以矮鬼也不可能會贏.


******************************************
http://zh.wikipedia.org/wiki/項羽
《史記》作者司馬遷在書中批評項羽「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韓信曾批評項羽為︰遇強則霸的匹夫之勇,和遇弱則憐的婦人之仁。既不能任用賢能將帥,又曾遷逐義帝,用兵趕盡殺絕。雖名為霸王,其實民心盡失。

唐代才子杜牧有詩《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北宋王安石與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在《題烏江亭》說:「百戰疲勞壯士衰,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誰為君王捲土來。」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詩贊云:「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國家主席毛澤東有詞云:“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開封猶太人 (藍帽回回, 挑筋教)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A&variant=zh-tw
開封猶太人沒有遭到任何歧視,很自然地開始參加中國的科舉考試,有很多人成了官員。........除了其歷史悠久,開封猶太人還有其它顯著特徵:他們雖然跟中國以外的猶太后裔沒有任何聯繫孤立地存在,仍然將猶太的傳統保留了數百年。不管怎樣,他們雖然沒有遭到中國人的歧視和迫害,還是被逐漸同化了。到了17世紀,這種同化加劇了。結果導致了猶太人信仰和禮儀習俗、社會和語言傳統上的改變,同樣變化的還有他們開始了與其他民族例如漢、回和滿族的大範圍的通婚。1642年(崇禎十五年)猶太會堂被李自成為攻取開封而人為製造的黃河決口所沖毀。"汴沒而寺因以廢,寺廢而經亦蕩於洪波巨流之中。教眾獲北渡者僅二百余家,流離河朔。" 其後雖然倖存的猶太人陸續返回,並重建了會堂,重修了經書,但是社區顯然已經元氣大傷。而到了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當黃河再次決口時會堂被拆毀護城,結果以後也未能修復。1850年,隨著開封猶太社團的最後一個拉比(Rabbi,猶太教神職人員)的去世,教眾中不再有人認識希伯來語了,結果猶太宗教生活和猶太人的自身身份識別終結了。

猶太人在中國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B&variant=zh-tw
     
      
舊 2007-07-29, 03:38 PM #24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zcym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