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個人不太喜歡用視覺來聽音樂,大黑摩季是長什麼樣,我聽了很久之後,還是不知道…
早年有看過一些現場錄音的演唱會,除了稍有感受到現場的那一股熱力之外,但也對現場效果稍差感到非常失望。例如Scorpions。
後來看到一篇報導提到,Queen的團員(不知道那一位)坦承,要達到唱片的錄音效果,現場得有六支空心吉他及兩支貝斯(唱片是用何種變態的方式混音的啊…),所以當然是「不可能」。
從此以後,我就不再看現場演唱了。
再者,就我個人的經驗,有許多主唱的長像,讓我感到大吃一驚,難以置信如此美妙的歌聲出自其口?如Yes的Jon Anderson,又如Styx的Tommy Shaw…何妨保留一點美好的想像,或是說,這個歸這個那個歸那個,明明白白地分清楚呢?
現在的流行音樂,講究包裝,講究形象,我個人覺得這是捨本逐末的現象,並不可取。
Carpenters的主唱,因身材走樣,引發了神經性厭性症,最後在極度的減重裡心臟衰竭而死亡,那麼美妙的聲音消失了,這是一個悲劇…
喜歡聽翻唱的朋友,有空的話不妨找一找原唱來聽看看,翻唱可以介紹到好的東西給不同世代的人來認識,我承認這一點功不可沒;但埋沒了原唱精釆的表現,未免可惜,不能認識到經典之所以流傳的真正價值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