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old2chang
1.
1.小弟機關裡就有彰銀襄理調來當課員的
2.只有普考及格當然只能做到5等年功10,也不至於年資歸0打回原點,例外的是優惠退休但未年滿60歲又申請再任公務員,退休金都領走了當然年資歸0
3.只要有國家公務員考試及格跟實際任職,國營事業轉任公務員後可以補銓敘,也不至於就此失業,....轉任公務員要升6等去考試就好了啊,升等考那麼簡單都考不過,....小弟都3次高考及格了
|
當初這些人考高普考時誰會知道「政府」會搞個二次金改,自己會變成民營員工?大家不都以為考了高普考自己就是公務員,是個鐵飯碗。
襄理當課員,是阿,當初在銀行管人,現在被人管,是啥滋味?如果不是搞個二次金改,你想他會願意去你那當個課員?如果20年前他剛考上高普考時,政府告訴他,將來他的機關會民營,你想他選志願時會挑三商銀?我再告訴你,當初高普考前幾名都是挑銀行,因為銀行錢多,行政機關錢少。
三商銀民營有多少員工?每個人都能找到行政機關補銓敘?你以為有那麼多缺可以容納?能跑出去的大都是靠關說,更多人沒地方可去,只好留下來。
再者你看不懂我所謂的年資歸零,我說過年資可以帶去新機關轉成年功。我所謂的歸零是你在原機關一切的努力全部歸零。
試想20年前你普考進入銀行,流血流汗的努力才當到經理、副理,如今因為一紙政策,強迫你轉到行政機關補銓敘,而你只能拿個五等,除了年功外你比剛考進來的新人有何差別?
如果你待過銀行就知道,分行經理是多大,行員看到經理就跟當兵看到營長一樣。如今去當個五等小官,看人臉色?情何以堪?考試一分發就進入行政機關者正常情況下現連60幾年次都可拿到9等了,你幹了20年拿個五等,過去指揮數十人現淪為被年輕小伙子喚東喚西,你心理作何感想?
升等考跟高普考容易?或許你是天才,不表示其他人也行,許多行政機關普考人員做到退休前一年才給你升到6等,容不容易不言可喻。何況許多是上了年紀的人,考試何其容易?
國家文官制度其來有自,典章不可亂,就如同士官幹一輩子還是士官長,除特殊情形外是不可能當軍官的。我說這個並不是說因為做的夠久就應該違背制度給他們薦任資格,而是說如果當初就充分告知,充分揭露,讓其自由選擇的話,如此自己選的不能怨言。就像士官一樣,你一進去讀士官學校時就知道除非特殊情形,你幹一輩子還是士官,充分告知後還願意當士官,當然日後不能抱怨做一輩子都不能當軍官。
問題在於這些人(不光指三商銀喔,還有一些其他的單位),不僅當初不知道有一天會變成民營員工或者並不是自願轉任的,是政策強迫他,造成他過去的努力化成泡影,那這種政策保障了「公務員」什麼東西?
公務員必須有犯錯才能降級、減薪,試問:這跟變相降級有何不同?
我發言只是要告訴開版者,水利會不是公務員,不要搞錯了!或許它可以讓你幹一輩子,但他不是公務員!
再者即使是通過國家考試的人(像三商銀員工),到頭來會發現你根本沒任何保障,因為你沒銓敘,你唯一的保障就是那張考試及格證書,但是你會打回原點。而這些人當初不是也相信政府嗎?相信自己是「公務員」相信自己是「鐵飯碗」!
題外話
當年開放新銀行,名為開放競爭,提高競爭力。我當年就說過:骨子裡是讓財團開銀行,吸收民眾的存款,貸放給財團自己,當成自家金庫罷了。
現在的二次金改,一句話就是把全民財產送給財團,這些國有行庫資產從日據時代持有至今,有多少財產、土地,其帳面價值甚低,但實際價值幾何?如今財團以增資、發行公司債、金融債等手段自民間募款,轉手購入少數股份,便掌控這些過去的國有行庫。
當然這是我個人意見,不過過10年、20年甚至30年後,再回頭來看看它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