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不是江DD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28
對了都講到紫砂,就不能不提洗壼.............

前面有提過紫砂是一種富含礦物質的陶土,這種土在燒製成形後,壼壁本身會有很多的毛細孔,有時會卡一些碎屑雜質在壼壁內,進而影響到一般人所謂的養壼,仿間對於洗壼的方法千奇百怪,有用牙刷的,有用電鍋蒸的,有用泡過的茶葉煮的,但經過我不斷實驗的結果,只有一種方法最為有效,那就是..........只用清水泡就好!

為什麼說只用清水泡就好,這是有原因的,上文有提過這些毛細孔會卡一些雜質在壼壁內,而這些雜質通常都十分細小,又不像鼻孔是你扣得乾淨的,無論你是用上述三種方法的那一種,不但無法去除卡在壼壁裡的各種雜質,反而會讓這些雜質卡得更死,甚至卡更多在裡面,而為什麼說只用清水泡就好,那是因為水會滲入這些毛細孔中,靠水的壓力把這些毛細孔裡的雜質推擠出來即可,而選用的水以RO過濾過的水或蒸溜水則更為理想,因為這些水本身含的亂七八糟東西就少,在浸泡的過程中自然就可以減少雜質卡入的機率,現在說明方法。

隨便準備個湯鍋啥的,可裝水就好,將壼置入水中,壼蓋取下一樣浸入水中,加水需完整覆蓋過壼身(整隻都泡到就對了),接著就放著靜置八小時以上,隔天早上再去看的時候,可以發現壼壁表面有些小氣泡,這就是水滲入毛細孔中之故,此時再把壼拿起來用菜瓜布或茶巾啥的把表面的雜質去除(會像青苔一樣滑滑的),接著再換清水重泡,如此反覆三次即可,也就是說要浸泡沖洗一共需要三天,通常三天這些雜質大概就全吐出來了,如果第三次清洗時覺得那滑滑的東西還是很多,請再反覆浸泡沖洗的動作直到你覺得完全潔靜為止即可。

這樣洗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幾乎可以把壼內雜質全部洗掉,毛細孔差不多可以全開,接著你在泡茶的時候,只要用我說的用富含油脂的茶下去泡,也不用刻意去養,約泡一斤的量茶油自然就隨著熱度散發到壼面,這時壼面就會泛出一種很溫合且令人欣喜的光澤,對養壼有興趣的無聊可以用我說的方法試試,之前泡過的茶壼也可用此方法重新清除毛細孔重泡。

選購紫砂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以前燒陶所產生的色澤,通常是陶土中礦物質含量不同所呈現出來的色澤,但後期經過人為的炒作,不斷有人用各種化學物質添加進去燒製以呈現各種顏色,所以很多早期的壼看起來顏色都比較自然,而愈是近代的壼那色澤像彩色筆般鮮艷的就愈多,而在購買之前建議一律都把壼蓋打開,將鼻子對著壼猛聞一口吸氣,假設你聞到一股化學藥水味,不管做得再漂亮你看得再洗歡都不要買,請選下一隻,而原因各位應該可以聯想得到吧!

另外俗稱鶯歌壼的台灣製壼,原料和大陸紫砂有所不同,業界俗稱泥漿土,這種土質僅是方便呈形而已,近代壼作者為了求個賣像,更是學蘋果在表皮上臘的作法在壼面就塗了一層釉藥(類似木工亮光漆的作用),這種壼換做是我看到就不會買了,因為沒啥養壼的樂趣,再來泡茶也不是很好喝,但不是把把如此,礙於沒實物可供講解就僅提示至此。

本串提供的資訊,大部份皆由老一輩茶師口述,再由我記憶中整理出來,我都會儘量用最簡易的方法表示,方便飲茶同好共同吸收,很多道理都沒什麼,其實都一點就破,但這也是我多年實務經驗不斷碰壁最後印證所得出的結果,更多的是書上找不到或一輩子都不可能有人告訴你的資訊,對我來說是異常珍惜,如果需要轉載煩請事先告知,感謝。
__________________
以前有讀過一本書,書名是第五項修練,講的是思考模式,作者是管理學大師彼德.聖吉,書中有一段是這麼描述的:觀察一件事物必需多用旁觀者的角度,以培養見樹又見林的藝術,這樣才容易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什麼是旁觀者的角度呢?就好比你去戲院看舞台上的人演戲,而這時無論是演戲的演員或是在看戲的你,都不見得能看清戲院裡發生的每一件事,但是在旁邊待命救火的消防隊員就可以,這就是旁觀者的角度,朋友,當你在看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是用主動、被動或是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呢?你確定你能見樹又見林了嗎?望與眾網友共勉之!

有人知道那裡可以買到台灣果農自釀的水果酒嗎?我要高純度酒精濃度40%以上的,有熟路的朋友煩請PM告知,感謝!

最近有人找我合作一起做網路事業,都不知做冬茶時有沒有空了!


對台茶有興趣的,請參考!
舊 2007-07-15, 08:44 AM #1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不是江D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