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ior Member
|
引用:
|
作者nzcym
以經驗法則來看 -- 單就法律規定下手並不可取, 經濟效益才是最有效又可靠的推動力量 .
舉例而言: 古早用笨重的銅鏡, 後來換成鍍汞玻璃, 後來是利用銀鏡反應在玻璃上沉積極薄的銀, 再來是用壓克力替換玻璃鍍銀. 現在是壓克力背面蒸鍍一層鋁.
想想看 : 一面 PVD 壓克力鋁鏡, 一面玻璃銀鏡, 一面玻璃汞鏡, 一面銅鏡. 最後當然是便宜輕巧的勝出.
排鉛法這個案子比較像是立法推銷無鉛焊料的專利. 因為Pb40Sn60 沒專利. 只是您可能不知道現行的無鉛焊料通常還是錫基合金. 錫仍然是有毒的重金屬 , 只是無機錫吸收不良毒性比較低 . 一但高量無機錫洩漏到環境中被微生物轉化成有機錫, 一樣是劇毒 . 所以產品本來就應該設計成經久耐用, 企業要確實教育鼓勵使用者做好廢棄物資源回收 (e.g. 延長保固年限, trade in discount, 折價舊換新), 藉由由減少污染的源頭做起才是上策.
大部分的污染其實都可以被歸...
|
我同意你的部份觀點
由經濟效益推動的環保改革效益是最大的
可是某部份的是必需由法令起頭的
例如鉛,大部分電子產品規範為1000ppm以下
可是鉛酸電池不在規範內
而且鉛酸電池並不會是最難處理的
他的含鉛量高到經過簡單處理,就可以再生利用,
就連廢鉛酸電池都有回收價,
可是大部分電子產品電路板,回收困難,
至於電子產品壽命降低,無鉛造成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最大的問題是,現在電子產品求新求變,
是淘汰率高的主要原因.
大部分的電子產品(尤其是手機這種資訊產品),
不要說在有鉛的長壽命,多半在無鉛製程目前相對可能較短壽命下,
也還沒達到壽命期前就被拋棄了.
在這種情況下,鉛及汞及鎘本身就是有危害.
替換為錫 金 銀等
其中錫以40/60變成 3(其它元素)/97錫
量大約是倍增
可是毒性相對是較弱
至於新東西多半都有專利
因為那些公司有投入資源研究推展
不可能作良心事業免費推銷
__________________
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因為我是和人類不同的生物啊。雖然降低身份當了卑下的軍人,但其實我是閃亮星星中的高等生命,到了二十九歲就會自動倒退越來越年輕。然後等到了十八歲又會自動停止返老還童,逐漸增加歲數,等再到二十九歲為止。一直這樣重複著。
——by奧利比·波布蘭《銀河英雄傳說》
偉大的人將火種傳給後人...大尾的人將他據為己有
(從M01偷來的簽名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