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HY-
嗯
事實勝於雄辯
如果拿得出可靠的資料請推翻國外的統計
謝謝
基本上工業跟環保本來就是互相牴觸
中國現在有錢了, 眾所皆知, 環保了沒, 也是眾所皆知
歐洲真正環保起來也是脫離工業國家之後的事情
不是在泛政治,也不想泛政治 基本上泛政治根本一點意義都沒有因為根本討論不下去, 絕對百分之百沒有例外, 一定會變成互相謾罵
然後一直循環繞圓圈的對罵....
所以很單純的, 我只是對於中國對於的環保掛於懷疑的態度
身旁的中國朋友還蠻多的, 也對於他們的環保感到極度憂心
難到您會比他們清楚, 或是您能拿出真正的數據來說服我們嗎?
|
工業跟環保未必一定是對立. 許多的污染來自於製程未做最佳化. 使得部分生產過程中用的原料與催化劑洩漏 (也就是回收率未達 99.9%). 舉例而言: 照相館過去是用海波做銀鹽底片定影. 使用過的定影液中含有微量的銀. 如果直接流入下水道倒也沒什麼不行. 但是有人專門收集廢棄的定影液然後以電化學/離子交換樹脂來回收銀. 加了這道手續不僅避免銀污染 (銀離子對廢水處理場的細菌而言是劇毒) 也帶來經濟效益. 台塑氯鹼廠的汞污泥掩埋案也是一例. 但是自從改善製程 -- 把汞電極換成離子半透膜之後, 也就不再產生汞污泥.
那麼汞污泥又是什麼? 說穿了就是難溶性的汞鹽(氫氧化汞, 氧化汞, 硫化汞)與一些固態的金屬間化合物 (e.g. 補牙用的銀汞合金
http://en.wikipedia.org/wiki/Amalgam 就是一例). 這些固態汞化合物經過處理之後又能恢復成液態的汞元素, 並且回收貴金屬 (e.g. 在行家眼中, 電解法精鍊銅所產生的陽極泥可是寶啊!). 講白一點就是識貨功力的問題, 就像荒山野地裡的人參 -- 凡人眼裡只見草, 高手看到就是寶.
*************************************************
http://study.nmmba.gov.tw/upload/re...conserv1020.htm
第一種海水工業污染所形成的疾病--水俁病
*************************************************
再舉個例子: 廢棄汽車回收. 大家都認為破舊或是車禍後的車輛是廢物. 電影中常常看到黑手黨做案之後, 把車輛開到自己經營的舊車廠把整輛車壓扁銷毀然後運到廢鐵場熔成鐵塊. 其實一輛車子除了鋼鐵骨架外皮還有許多塑膠(電線, 儀表版, 蓄電池), 橡膠(輪胎), 玻璃(風擋, 燈罩), 陶磁(火星塞), 非鐵金屬(鋁輪框, 貴金屬觸媒轉化器, 鉛酸電池). 如果經過殺肉場的適當拆解整理之後, 這些整理/堪用零件的價值遠遠超過廢鐵的價值. 而且一輛把輪胎, 椅墊, 儀表版, 鉛酸電池 .... 拆乾淨的車子在煉鋼爐重新熔鍊過程中產生的污染也會比較少. 但是別忘了一件事 -- 殺肉場的人工也是要花錢來僱用的.
不過也別這麼悲觀, 有些廠家對廢棄資源的回收就做得不錯, 值得大家學習注意. 舉例而言: HP 的雷射印表機堅固耐用, HP 的碳粉卡匣也是照此標準設計製造 . 新買的 HP 原廠卡匣都會附有免費回收標籤, 鼓勵用戶把用完的卡匣寄回 HP 重新整理裝填. 其實整個碳粉卡匣中碳粉可以重裝, 感光鼓 (一根上塗藍綠色感光物質的光滑鋁管) 可以用酒精把感光塗層先洗乾淨之後再重新噴漆(感光漆). 了不起把鋁管上的刮痕拋光之後再噴感光漆就是了.
反過來看某些廠家的產品設計就真的很無言 -- 完全不留退路, 萬一壞了也只能用破壞性拆解法. 舉例而言, Acer AL2016W LCD monitor 的前後外殼塑膠框全部以單向塑膠卡榫扣合. 萬一有問題也只能用螺絲起子暴力撬破塑膠殼然後扯斷單向塑膠卡榫(拆開後才發現是電源供應部分有問題, 功率晶體或是電容長期在高溫下工作, 性能衰退快要爆開) .
所以這類造型美觀塑膠外殼幾乎找不到螺絲孔的商品就儘量少買 . 因為這類產品幾乎無法在不破壞物品(不製造廢棄物污染)的原則下進行維修. 不過電腦產品的模組化設計還算好維修的, 至少機殼, PSU, MB, HDD, 都是壞什麼就拆換什麼, 還算維修簡易的. 就算Acer LCD 不能拆修, 至少也能買 HP LCD 換上繼續用. 要是遇到古早的紅外光譜儀 -- keyboard, CRT, FDD, printer 全都是按照廠家規格特製 ... 啥都沒壞就是印表機/繪圖機 (plotter) 有問題, 那還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