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oonglong
請問一下,若是一般非高山茶泡出來後,
也是有油膜,但是要用力一點才刮得出來,
也似乎不像圖片所顯示的那樣厚,
這是因為不是高山茶的原因還是因為泡的不夠多次?
謝謝!
還有若是一般茶葉跟高檔茶葉在相同的發酵烘培條件下,
除了口感外,
實質上對於身體的健康是否會有影響?
|
前文有提過那層油膜是因茶樹抵抗低氣溫所產生的保護膜,厚薄的程度和當地的
氣溫高低有差,低海拔很難產生過低的溫度(前文有提過概算法是海拔每上升一百公尺降0.6度),種植出來的茶這層油膜自然就沒那麼厚,和泡的次數無關,這是高山茶的特徵,植物生長的林相,造假不來的,那照片裡是奇萊山的烏龍喔!
基本上烏龍在烘焙的過程中會把顧胃的茶油(來自上文提到的那層油膜)給焙成茶鹹,茶鹹是極易刮胃的(就是油切),當胃被刮到受不了時會產生肚子餓的警訊,所以一般喝熟茶的人都會習慣性配個茶點(因為胃被刮到受不了),而長期飲用者到老胃部都會出毛病即是如此,但生茶也不見得全部都是顧胃,較低海拔的有時農藥殘留過重,或茶性過寒,這也會對人體產生不良的影響,有的人體質比較虛喝到過寒的茶極易腹瀉即是此因,而後期高山茶大量開發讓茶葉愈生愈厚實(油膜)才逐漸改善此現象,所以建議儘量找好產地的烏龍飲用,對人體健康大有幫助喔!
飲用好烏龍有平衡體內酸鹹值(有服用中西藥者忌用)、降血壓(低血壓者忌用)、去血脂、幫助血液循環調節體溫、利尿(本來就頻尿者慎用)、補充人體微量礦物質、排毒.....等多重功效,雖然有些功效不是很明顯(如烏龍去血脂的作用就輸潽洱),但長期適量飲用對人體是會有幫助的,而茶很多好的元素皆來自那層油膜(那是茶抗寒的精華,很多養份會集中在那層油膜上),甚至香氣也是,一般來說如果是相同的生產過程,除了口感差別就在保健功能的強弱上,只要不買到農藥殘餘的茶,基本上都是ok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