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春夏秋冬:
一般來說,以烏龍的特性,可以用十六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春茶的香、冬茶的水、秋茶的澀、夏茶的苦,白話點說就是,春茶的香氣很棒,冬茶的水質很柔,秋茶日照仍烈易出澀味,夏茶受了過多日曬苦味壓過一切,雖然說香、甘、苦、澀這些味道四個字節的茶都會有,但以四季來區分最明顯的分別就是這四味,大家可以找自己手上現有的茶,用比賽茶的鑑定杯依我前文所說的量(底部舖平一層),浸泡五到六分鐘,看看那種最道最明顯即可做茶春夏秋冬的區別,而如果您經常有飲用同一茶區茶的習慣,應該也可以發現,春季時茶的香氣最為多變,在聞香杯中超過五轉都有可能,而冬茶的香氣雖不如春茶那麼明顯,但顯然帶有一股嬌柔加上清甜的水質,故一般來說茶以春冬兩季品質易出上品,而夏秋日曬過烈易出苦澀味,故仿間處處可見春茶上市、冬茶上市、最多再加個秋茶上市而沒人說夏茶上市(東方美人之類的茶例外)原因即是在此。
而這其實是有道理的,依天候來看,夏秋日照烈易生苦澀不用多說,春茶是早晚露水充足潤澤葉片,而冬茶是氣候普遍乾冷(別忘了本串開帖提到的保護膜)才會造成茶質有此現像,所以是可以依科學方法去解釋,並不是什麼迷信。
最近雜事多,經常要跑來跑去,所以本串停了這麼久,也沒多餘的時間去整理出txt檔,這點先說聲抱歉,但是有與趣聽茶經的無聊就可以來逛逛,相信一定會有收獲的,若是有急於想知的問題亦可先行提出,小弟若知其中原委當會儘速回覆,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