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gular Member
|
古代祕技,其來有自
大約成書於戰國的馬王堆《五十二病方》有關外科的內容特別豐富(佔該書總病數的60%以上),其中手術療法佔十則。例如,處理「牝痔」(內痔)的手術極見巧思:先將狗殺死,取其膀胱,扎緊兩個出口,再用一條小竹管插入膀胱內,接著,把狗膀胱置入患者肛門後,向狗膀胱吹氣,使之產生一定壓力,向外拉將內痔及其息肉引出肛門之外,用刀割下。此外,處理「胻傷」(小腿潰瘍)的方法,對慢性潰瘍則設法刮除其中的腐肉,直到有新的肉芽組織長出來為止。《五十二病方》也顯示止血、止痛、消毒的觀念已初步形成。而在《內經.靈樞》對癰疽(化膿性疾病)的討論,其中有脫癰,發於足趾,外形呈赤黑色的,屬於不治之症;經過治療,病邪仍不衰減者「急斬之」,即做截肢切除之手術。
《靈樞.四時氣》有針對水腫病施行放水的手術,這種放水法當間日施行一次,直到水腫退盡為止。另外,《靈樞.刺節真邪》記載男性睪丸因水腫而俯仰不便,甚至行動受限,則使用鈹針或砭石來治療這種外形臃腫、一般衣褲都無法遮蔽的疾病。與此相關的是,宮廷有閹割宦者的祕密手術,這些技術可能與刑法的「割勢」技藝相通。
以上所述,足見華佗外科手術並非無源之水。然從華佗同時代醫家的敘述,華佗的確在主流醫學別出奇技,可惜失傳。《甲乙經.序》:「華佗奇方異治,施世者多,亦不能盡記其本末。」《本草經集注.序錄》也說:「刳腸剖臆,刮骨續筋之法,乃別術所得,非神農家事。」而且,不僅華佗一人,連岐伯、淳于意、張仲景等這些名醫,中古醫家都曾經以外科醫生的自造(self-fashioning)形象示人。例如,《晉書.皇甫謐傳》:「岐伯剖腹以蠲腸」;《抱朴子.至理》:「越人救虢太子於既殞,胡醫活絕氣之蘇武,淳于能解顱以理腦,元化(華佗)能刳腹以澣胃,文摯愆期以瘳危困,仲景穿胸以納赤餅,此醫家之薄技!」難道這些解顱、穿胸之絕技全部抄襲印度神醫之故事?
史料顯示,魏晉南北朝的外科手術個案相較這之前的確有突然增多之趨勢。成書於公元六一○年的《諸病源候論》即充份反映這段時期的醫學成就。如〈金瘡病諸候〉的縫合包紮等技術有突破性的發展。
華陀是外國人?
腹部手術有用「生絲縷繫絕其血脈」之血管結紮術;又如,「若被瘡截斷諸解、身軀、肘中,及腕、膝、髀若踝際,亦可連續」,即折斷之骨可以接續固定。另外,在外傷縫合技術方面也有「凡始縫其瘡,各有縱橫;雞舌隔角,橫不相當。」意思是說,縫合線呈雞舌狀斜形排列,針腳之間形成一定的角度,不可與肌肉紋理呈平行縫合。這些相關技術都令人耳目為之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