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兩岸不管關係再怎樣
只要台灣源頭能有活水(不管是技術、代工、觀光、金融....ETC), 就不怕這個問題
問題是現在大家都把對岸當作是即時市場 是可以直接挖掘的金礦 兩邊資訊及經歷不對稱是利基
這樣可以撐多久? 如果哪天資訊對稱了 又要哪裡去發掘新的利基?
再來,台灣本身天然資源不可再生資源土地人口本來就有限制,本來就不是世界核心
如果硬要把台灣人=世界焦點來看待,我想永遠都不可能有正確的政策,但是人民的看法就是如此
不把台灣人當人上人的政府,永遠拿不到選票,兩者相輔相成的情況下,只能說每況越下,能說什麼?
我能給我手下人給我學弟妹的建議,就是說別把中國當成未來妳可依靠養老的市場,應該把大航海時代的想法重新拿出來,該怎樣就怎樣,別陷入了什麼國家民族情節裡。
我給中國的評價是六十五分,給中南美的評價是七十五分,歐洲評價是七十分,美國是七十分,印度八十分,中亞區八十五分,大俄羅斯區八十五分,越南區九十分。
能否再中國創造出一番局面?可!
但是代價是?
好好珍惜現在可以取得的資源,不管是學術是人脈是財力,能者居上的道理還是可以適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