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製茶理念:
由於現代製烏龍的主流不像早期凍頂類的製法讓客人喝的是焙火的功夫,逐漸改以生茶為主,故保留產地應有的風味(山頭氣)不做過多的人為加工(焙火)是現代製茶的原則,有些茶葉的沖水洗茶時就可以開始觀察了,第一這茶一定是樹葉該有的鮮(深)綠色(指烏龍當季生茶),然後泡幾次後葉片開始變黃,這和水煮青菜青菜變黃是一樣的道理,第二是茶葉很多都是深水炸彈,深水炸彈是我們的戲稱,意思就是說這茶揉工不錯(別小看揉工,這牽扯到茶發酵),茶葉被揉得相當緊結,熱水一沖很多都沉在壼具的底部鮮少上浮,第三是表面泡沫極少,頭一次熱水沖茶時表面會有泡沫浮出,那即是殘留在茶裡的雜質(可能有灰塵、茶葉碎屑等物),這泡沫愈少同樣也代表製茶的環境保持清潔優良,這都是很淺顯易懂的方法,下次泡您手中的茶時即可目測印證。
還有由於全球暖化問題愈趨嚴重,就算茶葉用鋁鉑袋真空並附脫氧劑封好,如果受到不當高溫亦有可能走味,所以切忌日光直射或放於車內及其它有熱源處,假設冰箱冷藏庫部份還有多餘的空間,請把未開封之茶葉置於冰箱存放,而已開封之茶葉如果要放冰箱,必需要用茶罐隔絕冰箱的雜味,否則以茶葉吸異味的特性,沒過幾天放進去的茶葉就會充滿各式各樣冰箱內食物的風味.........
曾令我很懷念的武陵茶:
產地武陵農場,產區約介於海拔2000~2200公尺之間,也是全台唯一雪山山脈茶系的高山茶,這茶也一度是總統府指定用茶,招待外賓亦頗獲好評,此茶略近梨山茶,一樣帶有果香和淡雅花香,口味為清甜,就像大禹嶺茶一樣喝時感覺就像口裡含塊糖水冰塊慢慢融化(當然有那種冷度是不可能的

),這茶最大的特點就是無論你用啥茶具,陶瓷的也好、玻璃的也罷,控制秒數或一泡浸到底亦可,泡出來都是差不多的味道(當然浸過的味道會濃一點),所以總統府內招待外賓,無論沖茶的接待員技術是好是壞,泡出來的茶湯幾乎是沒啥差別的

,故選這泡招待外賓再恰當也不過,可是我這段敘述你們看出缺點來了嗎?...........
這茶最大的優點和最大的缺點是一樣的,因為浸泡時間和茶味沒啥影響,相對的就是說這茶基本上口味偏淡(誰太無聊去拿重烘焙熟茶浸看看,保證苦死你

),雖然不用技術都不會泡壞,但是對口味比較重的人來說,這泡不是很合適的,萬一對方喝不出啥叫回甘更慘,甚至會誤以為喝這和喝清水沒差多少,懂茶的人不會不懂這茶的優點在那,但說真的沒辦法期待每個客人都很內行可以靜下來細細品嚐這雪山之味,所以近幾年來愈來愈少採用,只是偶爾弄點來回味這茶風光的時候。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