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有個客人也是這樣,剛開始陪老婆喝我的杉林溪茶(老茶師的手路,很多老一輩的人會懷念),因為她小時候喝的茶就是那味道,後來他老公很好奇我到底有多少種茶,就叫我把各個稀奇古怪的山頭產的茶都拿給他試,除了各著名產區之外冬天好不容易等到寒流來襲還要嚐個冬片,喝到最後也是迷住福夀山茶,現在大概也固定了,這大概是知道"真相"的代價!
凡是人都有七情六欲,口腹之欲只是其中一項,戒不戒得了可能要看個人的定力沒辦法提供好方法,不過我覺得還好啦!以沖出的水量而言比喝好酒省,又不是啥高熱量食品,有品好茶的嗜好應該不算過份。
插個唐.盧ほ的七碗茶詩吧!
一碗喉吻潤 兩碗破孤悶
三碗授枯腸 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 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輕 六碗通仙靈
七碗喫不得也 惟覺兩腋習習輕風生
喝好茶一定會有這樣的感覺,雖然愈後面的句子描寫得愈來愈誇張,連通仙靈都跑出來了,但用近代科學的方法去解釋就是,好茶能刺激你身體內的血液循環,而達到通體舒暢的感覺,有閒暇之餘品嚐好茶可以靜下心來體會看看。
前文有提過早期的烏龍是凍頂烏龍,重烘焙喝的是茶師的手法,近代的烏龍逐漸以生茶保留各產地風味為主(製茶手法次之),喝的就是那鼓鮮味,有在喝茶(烏龍生茶類)的會被福夀山茶迷住是很正常的,這茶帶水蜜桃果香、少女脂粉香及高山烏龍通有的高山香(桂花帶蜜),再加上甘甜的水質,濃厚的回甘,總合評價稱之為台茶茶王亦不為過,也難怪這泡常被人買去充當各地的比賽茶了,其餘各產區特性忘了有沒有提過,有機會再慢慢補好了.......

(路人:每次都下回待續!欠扁!

)
對了近來那幾篇想煮紅茶的,假設真的一直煮失敗,我再提供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啦!就是用現代的煮咖啡機,直接照咖啡的煮法把咖啡粉換成茶葉下去搞就行啦(茶比較容易出味不用像咖啡粉放那麼多)!這樣剛好符合我提過的濾袋式沖泡,又可以自行控制一次到底要煮多少量,夠簡易了吧!這招我實做過,別懷疑保證可以這樣搞,但虹吸式沒試過就不知了,真的太閒又有器具(我沒器具

)的話你們可以自己試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