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魚
油魚內含的蠟酯,雖然並非有毒,但人體難以消化,並累積於直腸,故部份人進食後,會導致腹瀉、腸胃痙攣等不適,油份可能會不斷從肛門流出。患者進食後,最快30分鐘就會出現症狀,大多於兩天內痊癒。[2]有實驗報告顯示,44人試驗進食油魚後,20人出現不適,當中80%出現排油腹瀉、50%出現腸胃痙攣、35%頭痛,以及25%有嘔吐情況。[3][4]
歐洲食物安全管理局(EFSA)指出,油魚引發腹瀉的機制未完全明確,而且食用後的反應因人而異,所以無法訂出安全的食用量,但適當調製指引(preparation practices)能防止食用後不適。現時,已有不少國家禁售或不建議國民食用油魚。[4]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2%B9%E9%AD%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