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nzcym
您怎麼直到現在把學生換成 CPU 重新思考之後才發現鄙人老早就點破的 [原始命題邏輯悖論] ? 不過邏輯悖論本身就很難抓, 半天不得其門而入也不足為奇! 當然技職科大生中不乏大器晚成者, 但是大器晚成會一直凹在科大等著考英檢嗎?
一顆 die 有 E, M, P, C 四大檢測項目 (國中生考高中聯考有英數理化四大檢測項目)
E, M, P, C 四項測試全過就進入 PD 製程準備加工成為 Athlon 64 (四項全過/不差就進入高中普大)
E, M, P, C 某一兩項測試沒過就進入 KD 製程準備加工成為 Sempron (某一兩項較差落敗就進入高職科大)
今天 KD 製程 Sempron 出廠前對 E 項目再檢測 (今天在技職體系科大畢業前對英語項目再檢測)
發現某批有六成多的 Sempron 在 E 項目沒過 (發現某校有六成多科大生英檢沒過)
僅三成多的 Sempron 通過 E 項測試 (僅三成多的科大生通過英檢)
那麼推論出
1) E, M, P, C 四大檢測項目滿準確...
|
問題是...
CPU是死的,廠商追求利益更是鐵的定律.只要測試得過,沒有理由把高階CPU當低階CPU來賣.
人是活的,而且是有自主思考能力的,人知道他想要什麼,它可以選擇,但是CPU只能被選擇.
人即使通過某些測驗,知道自己的能力,但仍然有各種因素會去影響他的選擇.
可惜CPU只能被選擇該往哪一條路.
更重要的是,CPU的測試標準也是死的,低階的CPU絕對沒有辦法誆稱高階CPU.
OP就是OP,散步龍永遠是散步龍.
但那些比公立技職學校還爛的高中再怎樣升上大學,他仍然會被普大這兩字鍍金.
也就是換句話說,也有能夠進入公立高中卻去讀技職的情形,這不是特例,也不是少數,而是還不少...
至少,在本人國中畢業時,我,以及班上數位考上女中level的同學,依照自身的興趣,去決定想走
的路.而就讀後更發現,同學幾乎都是公立高中上得了,卻來讀技職的,而要找到沒考上公立高
中的,恐怕連學校後門都進不來.
當然這在CPU的世界裡是不可能發生的,除非有廠商想要吃下特定消費族群的市場,但那也是
人為的,無論如何都不是CPU自己本身想要的.
重點還是老話一句,CPU是死的,人是活的,人通過測驗後因為具有思考能力,他可以決定想要怎樣走,
而哪一條路更並不暗示他的能力.
但是CPU經過檢驗後,接著只能被銷售分析決定他的包裝.
由此可見,你的CPU等級區分類比技職與普大論,完全是荒謬,不合理,根本無法真實反應人類社會的淘汰機制,
邏輯一點都說不通的.
不過也多虧你如此的突顯用CPU等級劃分類比技職與普大是多麼荒謬可笑令人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