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sky1006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3
文章: 345
計分方式原理來自於「潛在試題理論」
理論方面沒有問題,考試人數樣本也夠大
(不過經「常態化」與否,我覺得有爭議在)
但是忽略許多基本統計學的原理
僅只用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專有名詞呼攏社會
作為考試分發工具,只有如此嚴謹程度...只能說是貽笑大方了


小弟不是數理出身的,不過也提出一點意見

1.「標準分數」確實可以兩次做出比較
這是為了落實兩次考試結果能比較的前提下
唯一能採用的計分方式,無可厚非...只能說是自作孽(非要2次考試),不可活!
2.學理而言標準分數是次序變數,而非等距變數(5科加總就是一件怪事了)
另外,各科所代表能力向度不同,化為標準分數更無可以加總的原理
3.分數組距過小(單科60分不夠有效畫出層級)
4.每個分數單位不相等(極端分數代表意義與平均數附近不相等)
5.機測基本精神應該是「標準參照測驗」,達到某種精熟水準而已
所以試題在於判定是否達標準,而非區分各階層水準,故鑑別度也就....不會太高
6.承5,單科所有試題難度應該相當接近,也就是內部一致性係數高
才能夠以題數作為評分依據。事實是,各題難度差異甚大....
7.定分從1或是0開始不重要,重要在「平均數與標準差」
如果還像報紙所載,經過人工微調,誤差將會大的相當離譜
8.猜題度的方面,一直官方拿來誤導社會大眾的!
不需要統計學,只要學過排列組合,採用「期望值」為0的概念就可以解決
也就是「倒扣」,根本就沒有最初答對幾題是「猜對」這種疑慮存在

離統計有點久遠,上述如有錯誤,還望統計高手不吝指正
只不過可以看出....教改的粗糙與對原理的一知半解
舊 2007-06-22, 01:19 AM #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sky1006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