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Earstorm-2
呵呵, 我真的見識到了.
考不過抱怨不合理, 抱怨以前國中讓他們畢業卻沒有把關要求應有水準?
你們要不要抱怨當初把你們生下來卻沒有順便給予平順的一生?
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前人的錯.
從小嚴格考試控制品質是壓力.
改成一路通關到大學也是壓力.
請說一下, 怎麼樣才會沒有壓力?
這樣吧, 我有個建議.
把每個學科分開全部做成證照.
需要的考.
想讀的人讀, 想工作的人工作, 想抱怨的人也可以抱怨.
不努力付出獲得生活的人, 就請自生自滅吧, 國家不用保障.
這樣會不會好點, 一切自由選擇.
|
經濟學上最常聽到一句 : 開放自由競爭 , 讓市場決定經濟 . 教育不也是應該如此嗎? 另一句是 : 世界上沒有賣不掉的商品 , 只有不會賣的業務 . 針對就業科目加強的技職畢業生和普大畢業生競爭時也是如此 .
引用:
作者firmware
不過也不用把普大生講得好像都不讀書一樣...只是說專業科目比技職晚讀很久倒是真的
另外技職參加檢定方面,應該是只有英文類的檢定吧 ?
總結 : 普大體系上來的本來就比較全能但專業實做不精(均值而言),技職的偏重專業科目,所以才會有考上研究所但時常在問一些國/高中數學問題(物理就不用說了)
其實這些總結都是萬年廢話,這都是大家知道的事實,為什麼還可以爭成這樣 ?
|
話倒也不是這麼講 , 當年在社團就聽到 EE 的社友抱怨說 : [我們高中三年國英數理化史地, 大學四年中現國思國文通識 .... 結果考研究所時只用電磁, 工數與計概決生死 , 每次都被五專生修理好玩的 ! 即使爬進了研究所, 專題實作簡直像是被屠宰 .]
這倒是實話, 當年大二就跑去幫大四社團學長當槍手設計畢業專題的邏輯電路 (P.S. 鄙人不是唸工學院的, 邏輯電路設計是國中時代就開始的的休閒娛樂項目.) 只是實驗助教老是懷疑鄙人真實身分, 還好學生證是同一家學校, 八竿子也打不著的系, 年級又低了兩年 ... 助教也就不管閒事 .
普大生不是不讀書, 只是讀了許多使不上力的書. 而一些實際上需要用到的東西, 又因為院系成見而難以窺其堂奧 . 舉例而言: 製作 IC , 精密電路板需要用到的光阻 (photoresistor) 是高分子聚合物, 當年向良興電子提到光阻, 人家拿出來的是 CdS 光敏電阻. 怎麼辦呢 ? 當年有開高分子化學的是化工系, 可是化工系的高分子化學講的是結構聚合物 (structure polymer) 例如 ABS, FRP, PC, PET , PPO, PEEK , PP , HDPE 等等工程塑膠 , 課程重點在於探討聚合物分子量, 粘稠度, 機械強度測量, 加工成型 .... 這和製備光阻所需要考量的事情相去十萬八千里 . 光阻是屬於所謂的功能性聚合物 (functional polymer) 機械強度只要求能夠維持基本的黏著性, 然後能有遇光聚合或是開裂的功能才是重點 .
其實真正需要研讀的關鍵科目是光化學(Norrish type I & II reaction)和高等有機合成. 只是這兩科目是捏在理學院化學系手裡, 而這兩科一般並不開放外系旁聽或是選修. 而最關鍵的實驗課 ... 嗯, 除非考上化研所找上這兩項目的授課教授. 否則別想摸到高壓汞燈(產生高強度紫外線)和石英反應槽(玻璃反應槽會吸收短波長紫外線). 最後還是跑到北投石牌找台灣柯達購買他們的(月青 = nitrile)橡膠系列負光阻. 當然如果能夠自己架設光化反應槽, 製備光阻, 利用光阻蝕刻出微波元件 ..... 這樣拼出來的博士論文不僅擲地有聲, 搞不好就直接設廠生產光阻自己當老闆. (e.g.參閱 NiMH 蓄氫合金的故事)
這也就是鄙人主張課程應該完全開放選修, 儘量減少行政命令干擾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