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moviecatcher
Power Member
 
moviecatch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Taichung, Taiwan
文章: 649
看了19頁的討論,個人有些想法請大家指教:
「外語能力不等於專業能力」,這是大家普遍的認知。因為外語能力只是用來輔助專業能力的發展與運作,雖然外語能力不足,但是,聰明人總是能找到方法來克服。就我所知,目前有許多在中科科技大廠的工程師、職員等,都有在外語教育機構進修,加強外語能力,強化自己的競爭能力,希望能在眾多專業能力強的同儕中,脫穎而出,受到老闆的青睞,晉升要職。

「現在不需要並不代表未來不重要」,這也是有些人的共識。沒錯,華語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但是,英語、法語、日語、德語、西語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業」、「科技」、「工業」所使用的語言,或許真的現在大學生覺得用不上,在未來的10年內只想「找個工作」安心作個上班族就好,何必去學這些外語呢?如果這樣的話,我會幫你祈求你的「老闆」也跟你一樣,想要「安心」地在國內「開公司」就好,千為不要想往國外發展,或者不要有外商來尋求合作,或許這樣,保證絕對一後不會有任何外語使用或學習的困擾。

「假如你是老闆,你會聘用甚麼樣的大學畢業生?」許多人總以自己角度看外語能力,認為不重要、不需要或沒能力時,便會提出自己的專業能力強過外語能力,大家應該更重視專業能力而非外語能力。我想,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懂得自我發展的能力」,也就是說,學生應該養成一種能力,「根據社會的發展與趨勢,培養自己具備符合未來需求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你準備好了嗎?」企業的發展總是在社會發展之前,企業的競爭需求當然也數倍於社會需求,如果你的能力趕不上或不滿足於企業的發展需要,很抱歉,你會後悔當初為什麼不....?

或許這是老生常談,不過這是我在職場與自己經營公司所得到的感想。20年前,我在臺北工專唸書時,專業科目都是原文書,辛苦K書的代價就是現在能夠自然地使用外語,這對於吸收外語訊息與知識有絕大的幫助。

學生英檢沒過,絕對是學生的問題。這就像是「合約」一樣,如果學生在進入屏科大時,學校已經告知這項規定,而學生也確實知道而註冊的話,雙方就已經像是簽訂一只合約了。學校有責任提供學生滿足英檢學習的課程,而學生也必須盡力滿足達到英檢的要求,雙方以誠信原則來旅行合約的權利與義務。怎會在一方未履行合約後,才投訴指控該合約不合理,學生如果在學校四年都沒有辦法滿足通過英檢的義務,你怎能期待他們出了社會之後,有擔當、有作為呢?
__________________
博碩士英文論文、各類英文期刊論文校對與修飾,歡迎PM詢價
舊 2007-06-18, 11:00 AM #18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viecatch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