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mtgtimewalker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24
引用:
作者Roger999
+1
現實是沒有獨立出這個獎項, 從事客語創作的人才往往被市場所遺忘,
不管如何正面或有意義的訴求, 在噬血的媒體上頂多占個小版面占個一兩天,
然而這樣的制度(獎項)要鼓勵的卻是長久投入小眾取向的音樂人才,
什麼做法才是對的, 仔細想想就可以知道了!


現實是,金曲獎後林生祥這個名字對大多數只把注意力放在主流市
場上的聽眾來說大概不用幾星期就被忘記了。對一直有在注意台灣
非主流音樂或是社會運動的人來說,林生祥早在金曲獎增設客語項
目之前就是耳熟能詳的名字,而他更在2000年就跟交工樂隊得過金
曲獎非流行音樂類的獎項了。多了這個獎,只不過是讓他晚一點被
主流市場遺忘而已。

所謂大眾跟小眾取向根本就是市場機制下才出現的辭彙,從觀子音
樂坑開始堅持用傳統語言創作難道是他只想做音樂給懂客語的人聽
?今天他的訴求就是希望打破這種大眾小眾的迷思,讓評判的基準
回到音樂本身而不是以語言作出來的區隔。演唱歌手的獎項也就罷
了,國台客語唱得好的標準的確不同,但是考量專輯整體水準的最佳
專輯獎還用語言來作區別?林生祥希望大家看到的是他作的是一張
民謠專輯,而不是金曲獎「非國語」專輯名單上的另一個名字。
舊 2007-06-18, 09:47 AM #4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tgtimewalk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