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色即是空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7
您的住址: 琉璃仙境
文章: 45
引用:
作者Balenciaga
有注意到8大工業國會議嗎
各國領袖發言都是用自己國家慣用語言
沒必要屈就於英語
非英語系國家元首在外如果都用英文發言.....
個人認為反而會讓人看不起


舊新聞,看看就好
畢竟國情不同

方言”太多亂了歐盟耳朵
楊麗明/文

  5月1日,歐盟將由15國正式擴大爲25國。現在歐盟的工作語言有11種,擴大後將增加到20種,不斷“成長”的歐盟正爲不斷“壯大”的語言數量而煩惱。
  對歐洲人來說,語言存在的意義甚至超過了國家主權。語言既然無法統一,就必須有一個龐大的翻譯系統,幫助來自各國的歐盟官員、普通民衆相互溝通。目前(擴大前

),光是歐盟三大機構之一的歐盟委員會,就有1300名翻譯;每年歐盟委員會各種語言的文件、新聞資料等使用的紙張是150萬頁。歐盟每年花在翻譯上的經費超過5.5億歐元!今年5月1日擴盟後,歐盟翻譯人數將翻一番,每年消耗在翻譯上的紙張將達250萬頁,用在翻譯上的預算將擴大到8億歐元。歐盟擴大後,同聲傳譯工作將變得更加困難。歐盟新增加的9種工作語言全是小語種,比如立陶宛語,同聲傳譯要把立陶宛語翻譯成英語或法語這樣的大語種或許不難,難的是要把立陶宛語同時翻譯成其他19種語言。按數學中排列組合的演算法,歐盟工作語言的翻譯組合竟有380種。在許多時候,小語種譯員們只能等待其小語種翻譯成英語或法語,再把它翻譯成本語種。這樣,同聲傳譯就不可能真正“同聲”。在歐洲議會進行辯論時,來自不同國家的議員要聽懂對方的話,可能要延遲幾秒鐘。這樣,辯論節奏因此經常會被打斷,再尖銳的辯論也“激烈”不起來,“一個笑話可能要經過幾秒鐘才會聽見笑聲”。更爲嚴重的是,小語種的翻譯過程會成爲一個翻譯鏈,一旦第一位翻譯出現失誤或錯誤,其他所有的翻譯都不可避免地跟著犯錯
舊 2007-06-18, 07:07 AM #17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色即是空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