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一整串看下來,想法有些改變...
我想對於該校畢業生所需要的英文程度,早在簡章內就有載明,所以當初會將該校志願納入的學生
對簡章內容必須充分了解,或者將其疑慮對學校單位反應,務必將該校要求釐清才會納入志願選填
畢竟沒有人強迫你一定要把XX大排在XX大之前或之後,所以對於自己志願校系的選填工作應該掌握
也因此,該校學生入學時就已經確認自己必須帶著初級初試通過的資格拿到畢業證書
如今那些學生沒有這樣的資格,所以畢業證書也不應該發出,就規範來說是完全正常沒有問題的
現在會跑到新聞版面,是學生發現初級初試的資格會影響他們領取畢業證書的順利與否
換句話說,法理不通,就想走人情面爭取彈性,或許學生是真的認為不合理,才出來發聲
但若真的為此規定打抱不平,早在填志願的時候就會提出,或是根本充耳不聞
所以我小人猜測一下,認為學生這種心態絲毫不可取
單就這點來說,他們挑戰甚至質疑學校規定,我認為非常不恰當
從另一方面,到底這樣的學校是否有需要將英文檢定列為畢業標準,板上大多數人認為不但需要且合理
但也有人認為反而是不必要或對其專業走向影響偏差,在我認為,是否有這樣的規定
應該是學生,就業市場,學校,三方共同由市場機制決定,若此學校畢業生的英文能力不足,但並不影響其專業
再就業市場中還是大受好評,認為他們的英文劣勢不會影響他們的生產力,我想不論該校是否有相關英文規定
對此學校畢業生的未來出路影響不大,但若缺乏英文能力的該校畢業生普遍因語言能力不足夠
找不到工作,需要額外進修,影響資方雇用意願,那麼該校勢必從輔導資料了解就業比例偏低
建議增加英文門檻,讓該校學生的英文能力起碼能有個水準,不需要資方重新耗費資本訓練
換言之,從供需角度著手,若英文真的用不到,那麼拿英文作畢業門檻的學校,學生不論專業能力好壞都有工作
學校將英文門檻從畢業政策中拿掉
若英文真的用的到,而且影響專業幅度有限,相對於沒有英文門檻的學校,就業機會增加,學校校運昌隆
由此可知,目前大多數學校都有英文畢業門檻,影響其專業程度不大,也能讓學生更有競爭力
學生因英文能力不則抗議規定,可看作爭取畢業的權宜之計,並不是真的想表現英文無用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