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C3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450
但是.....一般來說...弄成PCI-E的介面固然有好處
(或許單只是不用降記憶體的速度[維持規格原速])

但當要RAID時,如何在一般市售主機板的BIOS下把許多個PCI-E給RAID?
接成SATA or SAS的好處是可以利用現成的RAID卡或主機板上的晶片,
將容量原本就不大的RAM DISK容量增大,減少手續上的麻煩
要將PCI-E給RAID....這可能得開到作業系統內去執行軟體程式吧?
或是還得專造片PCI-E的RAID卡....這可能比買張現成的SAS卡貴吧....

[這讓我想到好久之前插再ISA槽上2MB的記憶體卡,那長度跟現今的8800GTX有的比了]

這樣的話根本就不能直接灌作業系統...只是像個系統記憶體的擴充卡...
一般來說SATA II能理論發揮到300MB/Sec
那RAID-0 四個理論就能拿到1200MB/Sec
等SATA III 時單一個就有600MB/Sec的頻寬
如果能直接取SAS,就有3GB/Sec的頻寬,
(用Everest Ultimate Edition來看,3GB/Sec的頻寬相當於單通道DDR400的極值)
但是SAS的晶片,應該不會比Xilinx Spartan DSP便宜

整體效能算來,
反而取SAS不必委屈記憶體的龜在150~300MB/Sec的速度
增加容量時可以靠SAS卡,不須再經由軟體或專用的PCI-E卡將原先的RAM DISK陣列

但價格會因為SAS飆漲的很恐怖

真的需要直接轉PCI-E介面,而不是接SATA or SAS介面?
應該直接就做在5.25"上吧?PCI-E或PCI-X在伺服器上算是寸土寸金,何必動用咧?
網路接的話一般也才10/100Mbps,使用Gb網路也才1000Mbps,要動到光纖嗎?
舊 2007-06-14, 07:03 PM #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3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