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不是江DD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28
在我剛開始販售茶葉的那年,就政府那的統計數字來說,進口茶的消耗量已佔了市售的六成(這還是有發票的部份),沒發票可統計的部份還不知有多少,其實台茶不夠消耗這句話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有些好的產地真的是不夠消耗,例如退輔會的福夀山農場,因為品質經常是茶冠全台弄到連罐子都有人仿,後來只好鬧上法院解決,不過這隻仿退輔會標章的罐子到現在還存在(製罐廠就不點名了),只是不敢再放電話地址而已,不知情的人只看那標章還真以為自己買到的是福夀茶也是大有人在,所以我才會在前文提供茶成本價的大概計算方法,基本上有心人只要假裝自己是製茶師,打電話問茶農茶菁的行情,大概就可知這產地的茶價約為多少,售價遠低於原料(茶菁)價的連喝都免了,保證是亂七八糟的混充貨,不過貴的也未必是真的,還是有一堆人連茶產區的位置都搞不清楚(講山頭的你根本不知是山頂、半山腰甚至山腳),在雲林古坑咖啡及一堆進口混充的茶商被踢爆後我真的覺得這小細節問清楚並不過份,尤其烏龍有時隔一座山頭風味就有差別,問明茶的最小產區範圍和這產區的特性自然也是賣家應答得出來的責任,茶沒有身份證,儘量把來歷問清楚我相信都不是什麼很苛刻的要求。

不過有些真的是很難形容的,例如說茶的發酵度,假設在我這泡我手上剛好有同產區但發酵度不同的茶,就算我不說用喝的那風味也是馬上就見分明,但沒喝到形容起來真有如瞎子摸象,就好比不同酒精濃度但同系列的酒,3x%、4x%、5x%都把標籤撕掉,光用講的形容那差別要讓一般人感同身受大概也不是件簡單的事,這點真的很抱歉,只有靠多喝及有經驗的人提示口感差異才有辦法形容得較完全。

至於我的觀念一向是以茶會友,在我這喝的都算我的沒差,來找我只要我手上有的各山頭好茶我接受你點"茶"都沒問題,但如果僅索取樣品這點我真的會怕怕,因為我山頭分得很細,一種茶一次量也不可能很多,給太少不符我的個性(好歹嘛讓人泡個兩壼),給太多索取的人數一多存量一下就見底了,對我既有的客戶也不好交待,所以要飲用真的建議以現場泡為準,只要交通許可(別找荒山野嶺)我去一趟這都很好商量,只要事先約好即可。

而關於市售飲料茶,坦白說自己拿保特瓶用冷泡法來搞都比較實在,各位可注意看那瓶身,一堆都是茶粹取液為原料,這東西我是不推薦的,原因就不提了,真的有在喝茶的相信有很多人對那些飲料茶都是不屑一顧(無論它標示何山頭或何茶種),因為風味真的和好茶現泡差得太多了太多了,真的想喝茶飲料我只會推紅茶,因為這茶價格太便宜亂搞反而增加成本,所以沒啥人會去把紅茶類的茶拿去加東加西的,那也是我購買機率比較大的飲料茶唯一的一種,烏龍類的飲料茶風味差太多根本沒讓我產生想買的念頭,綠茶則是泡法的因素(等會補充)茶葉本身就不適合拿來做飲料茶(以現有的機器及生產方式而言),所以真要喝飲料茶我只會建議選用紅茶類的產品。

補充-綠茶泡法:一般來說綠茶類茶適泡水溫為70度水,但無論你是翻茶經看起水泡的程度或一般的開飲機等的機器是無法很準確提供你七十度水的,這時就要靠變通的作法,我建議的方法是,用一般的馬克杯,下適量茶葉(請依各人飲用濃淡自行針酌),先注入二分滿的冷水,再倒入滾水沖至九分滿即可,因為綠茶的茶葉很鮮嫩,過熱的水一下去馬上就蒸熟了,接著不但青草的芬芳跑掉苦澀也可能跟著出來,照我建議的方法隔層冷水逐漸加熱就可保留青草的芬芳而壓抑住苦澀的味道,有興趣可以自行試試,不過若是取用的杯具較厚吸熱較迅速或天氣嚴寒導致水溫過冷,請自行加減一開始注入冷水的量,用同種器具沖泡數回相信大家都可沖出一杯芬芳的綠茶。

茶葉的妙用:在別串我有提到把泡過的茶葉置入冰箱內可消臭,未泡之茶包置放在電話話筒的部份也可吸去異味,廚房有油膩難洗之部份也可把泡過的茶葉放上去(剛泡好還濕濕的那種),靜置五分鐘後再用抹布一起把污漬部份擦拭一遍即可去除,不過這點在現在清潔劑效果愈來愈強之下慢慢沒用了........

有事要外出其餘待續...........
舊 2007-06-14, 02:03 PM #6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不是江D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