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ipper.
*停權中*
 
fipp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7
文章: 77
引用:
作者Axel_K
fipper.還是有誤解
shuttle本身就有能力生產主版,根本不需要把主版專利轉移給別人或要別人來生產
所謂''釋出''(release)這個字眼,在出版業裡也可以叫''發行''
以前shuttle是買不到xpc主版,而是準系統''整套釋出''上市
現在是計畫''單獨釋出''xpc主版,讓玩家有更多diy的可能性

我也是轉移到M-ATX + HTPC機殼
XPC的尺寸還是我最滿意的
但是,在DIY的彈性就比較令人詬病
從小建的說法
如果xpc主版要單獨釋出

1.給版子壞掉的人更換相同的版子---這個意義不大,因為一但過保,
電腦也都快換世代了, 花錢買舊世代的版子,大部分的人會覺得不划算

2.重新規劃產品路線,---等於新計畫未必符合舊產品,這個計畫一推出,勢必影響到
現有整套準系統的市場,shuttle研發能力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
是否會萎縮掉現有整套準系統路線. shuttle的算盤是,如果XPC故障又過保,
XPC的愛好者會整套購...

我在想…也許我們根本都在講不同觀點的事情XD

不過這邊跟你討論一下你所說的一些小細節.

”shuttle本身就有能力生產主版,根本不需要把主版專利轉移給別人或要別人來生產”
這句話來看 ,我能理解你所謂的生產能力. 但是如果以自己有能力生產 ,所以不需要轉移給別人生產來說的話 ,那現在有必要釋出?

有生產能力規有生產能力 ,且生產能力也要算到產能. 而生產類型屬於少量多樣時又會導致成本攀高 ,這樣子是shuttle要的?

Shuttle過去走的都是少量多樣 ,這也使得他們的成本較其他廠商要來的高 ,目前的釋出動作在我的看來是屬於希望能降低成本 ,但是又能抱持市面上xpc產品的能見度 ,進而讓過去的xpc使用者能升級 ,不至於讓使用者外流.

所以本生有無生產能力與否 ,或者專利本身是否要由本身來生產 ,與釋不釋出並無絕對相對 ,就看公司操作者要如何去操作罷了.

關於你的第二點 ,真的認同.
Shuttle光自己的定位 ,就這樣模糊了好幾年了. 而文中提到的能不能update主機板 ,這邊我在前面也提到了. 而是否能從中獲利 ,我想是肯定的. 不過問題也在前面的文章提過…打得brand如果非shuttle ,又有多少人會考慮?
DFI早期還沒主打超頻市場時 ,在聯強的套裝機器中可是讓人….

第三點 ,這也是xpc行銷沒做好的地方…
看看官網上面有多少東西可以購買 ,但是可以買的通路又是怎樣?如果不想走通路 ,原廠的網路購物她又有做得多好?
而power的部分…其實沒那麼簡單…
大家都知道power裡面一定是一堆電容 ,xpc的power是利用MLCC電容來達到小型化的目標.
但是MLCC的價格還有大容質就是一個問題了…加上量小…這樣子的power真的不夠friendly…
更重要的是………好像挺難買的(別說pcdvd好買 ,要用普通xpc使用者)
而第三方是否願意幫xpc開發…這………..其實講白一點 ,如果你餅不夠大 ,為啥第三方要幫你開發? Ipod我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其實…我一直想建議xpc把電源用外接的…如xobx ,這樣在散熱與機構方面 ,應該更好解決.

而產品線也要好好定位了…
目前shuttle只是把自己定位成電腦製造商 ,但是在Acer Asus等大廠加入準系統的戰局時.
在成本上shuttle就輸了一大截了 ,shuttle應該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定位 ,Aopen這邊近年來就做得比shuttle好多了…

在我本身看來 ,從之前出了第一個tower形式的xpc到現在要釋出主機板 ,shuttle給我的感覺是餅越來越小了 ,也可以說出貨量越來越小了.
出tower要的是擴大自己的產品線與拼一些低價的出貨量 ,讓自己的品牌不至於消失在市場上或一些消費者的心中.
釋出主機板乃是想要抓住現有的xpc使用者 ,別再讓原本就是小眾族群的xpc使用者外流.

不過釋出主機板這部分 ,在我看來目前還是以就有機種為主 ,不太可能釋出最新版本 ,否則會打到目前的產品線.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主要目標為維修與升級的部分了.

不過還是老問題...釋出主機板 ,如果是舊有機種來說 ,誰願意吃這塊?
少量多樣造成的高單價 ,加上又是小廠商 ,消費者對於這樣子又願意買帳嗎?
而釋出不會單單的就只是說給別人做 ,其中也會卡到專利 ,而專利就是要看授權了.
舊 2007-06-12, 11:48 A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ipp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