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Tualatinserver
New Member
 
Tualatinserv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3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3
Post

引用:
作者SaSaYa
不是處理速度 而是處理能量

搜索目標距離 .同時追蹤幾個目標 鎖定幾個 通常是雷達的能量指標

VLS 是一種 具備彈種彈性化 多向性快速連續發射 發射模組
除了彈種彈性化之外
最重要的 多向性快速連續發射功能 必須與 端賴雷達導引的方式 才能夠發揮

所謂的 海劍二的導引方式 可以在於發射的初期給予目標的位置後
讓飛彈採取主動搜尋的功能 減低雷達系統繼續提供目標位置照明的依賴
(當然這對於射程有所影響)

但減低雷達系統的依賴 不是VLS所能提供的功能

沒有強大的雷達系統搭配 或其他方式 能提供大量的多目標位置資訊
VLS根本無從發揮其 快速連續發射的功能

至於所謂的間歇性照明 是有限制性的條件
快速移動的目標 進入SM1這種半主動導引飛彈的 末端射程前
需要照明雷達持續4-6秒提供目標的軌跡

這段期間內 如果是VLS這種每秒一發的射速
結果會是如何 ?

而目前成功...


首先大家對於 同時接戰目標數量 和 接戰同時來襲目標 的觀念要有清楚概念,再者,對於SM-1MR飛彈在成功級(or KIDD&BURKE)上經由MK-13 Mo4所發射的過程導引還有所不解;這要由SM-1說起,在RIM-66C出現以前,SM-1僅具備半主動導引而不是SM-2 Family所具備的半主動終端導引和指令修正&中途慣性導引,雖然外型上兩者相差不多然實際功能上卻是天南地北.好了!撇除先天機械和雷達上之限制,一般FFG7所導控SM-1 Series 以STIR導引(sperry MK92 CAS必要時提供導引)必需隨時將尋標器對著目標以便接收照明雷達回波,否則即失去導控,這也說明了FFG7接戰能量.也說明了快速移動的目標 進入SM1這種半主動導引飛彈的末端射程前需要照明雷達持續4-6秒提供目標的軌跡這是完全不可行的!
 
__________________
1.The HIV virus is a germ that attacks certain types of white blood cells in human blood.
2.This virus attacks a person's immune system and damages their ability to fight off some diseases.
3.Without a functioning immune system to ward off other germs, the person is vulnerable to several infections caused by bacteria, fungi, other viruses, and malignancies. These may cause life-threatening illnesses.
4.Some of the most common illnesses are pneumonia, meningitis, and tuberculosis.
Individuals may also develop certain types of cancers such as Kaposi's sarcoma, lymphomas, Hodgkin's disease, and multiple basal cell carcinomas.
5.Treatment of HIV can delay damage to the immune system and progression to AIDS.
舊 2007-06-04, 02:53 PM #14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ualatinserv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