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tsushi
RogerShin大講的也沒錯
有些產業消失的確是因為時代不再需要,就像台糖的甘蔗.文化更是.
但既然同樣類型的行業 有的可以生存的很好 有的卻無法生存
當中必也有其緣由, 不可否認有些是 叫好不叫座.資訊業也有很多這種例子,
因為取得成本比其他高 但另一方面 也有可能是因為其多出來的成本
並沒有反應到所取得的產品價值身上 所以被淘汰也是必然
文化藝術面的話,就更一言難盡了,不可否認 現在的媒體文化是超級強勢的
強到可以根據需要灌輸不同思維 不過 小眾雖小 但尚不至於消失
|
我以前開耳機網站, 認識一些小劇場的人, 這些人應該都是小眾代表 (我那網站也是小眾).
小眾的確不會消失, 有能力擴大小眾市場的人才更是難得, 但是這難得的人才, 會不會活的很好呢?在台灣的答案是 no .
很多小劇團, 堅持著理想作自己想要的藝術表演, 跟堅持好咖啡不做的人其實頗類似, 但是現實裡, 這種人堅持到最後的結果, 完全不能以虛有其表來帶過.
我其實不喜歡講什麼 Sense 、品味, 說真的, 對大多數人而言, 吃飽穿暖遠比 Sense、品味重要的多了, 那不能代表什麼高低, 只能代表市場的區隔罷了.
而在台灣, 想走高品味、高附加價值, 如果只是個人的理想論就要下海去做, 抱歉, 下場通常很糟, 即使你不是虛有其表, 即使你付出百倍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