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te Member
|
前幾天終於看到改編的電影,雖然拍得還算不錯,但是我卻沒辦法完全滿意。
我覺得最嚴重的問題就是,不曉得是否編導誤解原著的題旨,或是刻意將原著的意義簡化,好讓觀眾能夠比較容易看懂電影?
在改編電影中,葛奴乙數次回憶到那位最初遇見的少女,甚至在行刑台的回憶片段中,還斷言葛奴乙是缺乏女人的關愛。其實在原著中,那位少女吸引他的只不過是香氣而已,他根本沒有去注意少女的長相如何,更是絲毫沒有牽涉到男女間的情愛。
電影還省略了原著中一個相當重要的段落,葛奴乙在山上的洞穴發現他自己沒有氣味之後,他就在蒙帕利埃創造出模擬人類體味的「香水」。他從小到大遭受別人忽視和排斥的原因,就是因為他自己身上沒有人類的體味,所以他才會創造出模擬人類體味的香水,以至於後來進一步創造出迷惑世人的神奇香水。
葛奴乙的目的其實是要別人注意到他的「存在」,甚至於是要別人喜愛和崇拜他。然而在最後他才發現到,人們喜愛和崇拜的是神聖的香氣,而不是他自己本身,這種崇拜是虛幻不實的。而且他發現自己根本就不喜愛人類,甚至是憎恨人類,當然他也就不需要人類的愛,於是最後他的解脫之道就只有將自己毀滅而已。
看到一些其他人寫的影評,都提到什麼愛情和初戀之類的,本來我還以為是那些人沒有看懂電影。在我實際看到改編電影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編導沒有看懂原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