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C3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450
小改版不是重點(根本沒影響到多少效能),以DDR II 800 & 677的傳輸&頻寬能力來說,
介面晶片 SATA 2~3才是頻頸問題,(SATA 3傳輸能力也才600MB/sec)

上次展覽的是架在[5.25吋擴充槽]的I-RAM
有沒有人發現為什麼只能插四根記憶體,而且還是斜插,
在垂直主IC板(基板),只要突起的一點點高度,就會佔用到第二個[5.25吋擴充槽],
一般普及的記憶體高度並不統一,高度約3公分,
在 防止基板短路的[安全墊高]+[基板厚度]+[記憶體插座]時,
一個[5.25吋擴充槽],無法正常容納,垂直於基板的記憶體,
當時展出的版本就算以斜插的方式,由左至右概估最多也僅能插上6根,
由前往後推的話,是可以插到8支啦,但長度約是以前傳統光碟機長度,
再長兩公分左右的樣貌,機殼深度不夠的,可能會頂到Power,或是主機板∼

以密集的方式來看,上八根是有可能的,但得改變記憶體與基板的角度,
就是90度,雙面平行於基板,

是以基板為中線,(有點像筆記型電腦配置記憶體的方式),但是是作雙面的
將記憶體平貼於基板的方式,雙面皆是單槽的話可達8根,
若像筆記型電腦般作雙槽的話,就有可能達到16根記憶體,
厚度上還有可能允許,塞上一個2.5吋硬碟與原先的鋰電池,
但PCB的走線∼
光是一支DDR2有240 pins,
4支就有960個接點(及走線),
8支共1920個接點(及走線),
16支就3840個接點(及走線),
基板大概會需要弄到6層PCB吧∼

就算I-RAM有出支援RRD2 + SATA 2的版本∼初期也會以四根為主∼

倒是
同樣容量下多一片I-RAM作RAID-0頻寬就倍增,若傳輸頻寬能達到1000MB/sec,
那大概好幾年內,硬碟頻寬不再是系統阻礙∼
記憶體容量上
2GB後的記憶體就是4GB~不過那應該會是2009年後的事~
並且是DDR3的時代~

好像說過頭了...(酸)
舊 2007-05-07, 01:55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3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