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wenlieng
謝謝你的建議.
目前似乎也只能這樣.....
其實我一直在猜想.
像 "癌症" 這樣大的計劃卻結束的如此草率.
當然一方面可能是因為 ud 是家 "私人" 公司.
所以當然要把資源做充分的利用.
所以一結束就快把沒用的資料刪除以移做其他用途.
不過. 我卻一直覺得我下面的推論反而比較可能....
就是. 因為 "程式設計錯誤" 或 "原始資料錯誤".
所以算出的結果是張冠李戴.
根本無法使用.
只好草草結束這已失敗且沒用的任務.....
否則. "任務完成"?!
這應該是代表甚麼意思??
是說已破解了癌症DNA的位置.
要開發出癌症的特效藥是舉日可待.....
這樣大的新聞.
是全球性的大新聞.
相關報導沒弄個幾個月真的說不過去.
但現在卻是絲毫無動靜....
當然有人或許會說.
因為還要 "驗算".
所以當然還要一段時間才能發表....
...
|
不是這樣的
這種研究幾乎沒有止盡的
這樣說好了 其實算是在大海撈針
而且這是跟oxford大學合作 由national foundation of cancer research贊助的計畫
像ligand fit 就是用一些可能的分子(好像有幾十億個候選)來試
其實與找出癌症因子關係不大 主要是要開發新藥
ligand可以是各種分子 然後用已經知道的原子 分子 鍵結特性
來模擬計算是不是可以把某一個ligand 跟某個蛋白質之類的分子結合
比如說我們要治療的癌症細胞上有某種只有癌細胞才有的蛋白質或任何東西
如果有ligand可以相容 這時候可以利用這個ligand夾帶藥物
此時這變成像導向飛彈一樣的東西就只會摧毀癌細胞來達成治療的目的
之前phase I 篩選以後 可能是太多或是有些新的研究指出有哪些不可行的特性
所以又來phase II 現在應該已經有一堆可能可以拿來開發新藥的分子已經出現了
問題是接下來要利用這些訊息來開發新藥 臨床實驗 這都不是我們能再幫忙做的了
而計畫結束代表ud沒錢可領 它是私人公司只提供網格計算的技術
實在不會考慮太多什麼保存資料看分數之類的
我了解大家只是希望能有份紀念 我也希望 可是想一想就覺得無所謂了
剛好找了一篇他們2004發的新聞稿
http://www.ud.com/company/news/press_2004/01072004.php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