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Rainwen
看大家的回覆,我想大部分人好像有點誤會這篇報導了
這則新聞主要是反應現今分紅配股在財報及稅制上的不合理,
並不是反對分紅
譬如有一家公司盈餘一億,拿其中五千萬分紅配股給員工,
但財報上仍然可以顯示盈餘一億,這是不合理的,實際上
財報應該是盈餘五千萬才對。財報盈餘虛胖,反應的股價
就不確實,這對公司發展及股東來講都不是好事。
稅制的問題也是一樣,譬如同樣是年收入一百萬,一個是
實實在在領100萬的薪水,繳的稅也是實實在在的100萬;
另一個則是領30萬薪水+70萬分紅配股,假設共領10張
股票,每股70元,那他只須要繳30萬+10萬共40萬的稅
(因為只用面額每股10元課稅),這也是不公平的。尤其
分紅配股最多的往往是大老闆跟高層主管,領的越多,
稅卻繳的越少,我想大家應該不樂於見到這種情況吧....
|
我贊成Rainwen的觀點
今天不是說科技公司不能分紅,而是說科技公司分紅配股的所得應該和其他人辛苦勞力所獲得的薪水同等比例的繳稅,而不是為了獎勵投資還是一堆有的沒的理由比別人少繳稅,這不就和以前軍教免稅一樣的意思。
嫌薪水少就由公司加薪,公司也是會怕人才跑掉。是因為有了分紅配股可以只按面額課稅的減免所得稅優惠,公司的大老闆和經營者才會樂此不疲,頻頻加碼,反正他們可以配的股最多,減免的稅額最大,如果只是加薪就沒有如此大的額外優惠。
引用:
|
作者新竹的鼠人
我有個疑問, 員工分紅費用化 對公司本身(不是股價)到底是好是壞?
今天公司賺100億 不管有沒有把50億列為支出, 這一百億不就是在公司手中了? 屆時員工分紅賣股票,真正拿到的$$,來源也還是股市不是公司 ;
改列費用之後, 繳的稅是不是還可以變少?? 所以這項規定的目標是在哪呢?
為了資訊透明嗎??還是這會牽涉到錢能否使用的問題?
|
我不是很清楚你的疑問在哪裡,員工分紅費用化以後,這一百億還是在公司手中,只是財務報表會變的比較難看,公司無法偷偷削減非經營者股東的權益,這才是那些經營者真正在乎的事。因為其實員工分紅配股會稀釋其他股東的權益,員工的分紅配股讓其他股東的股票變薄了,列入費用可以直接由財務報表看出股東權益的減少,這可不是那些大老闆或經營者所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