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tonypao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445
淺談台灣電影「練習曲」

沒有華麗的包裝,就靠「誠意」來感動觀眾了

零碎拼貼的人事物,構成男主角七天六夜環島的心靈之旅,反射性的讓我想到一部電影「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會這麼聯想,主要因為男主角都是大學剛要畢業的青年,都是藉由兩輪交通工具進行一回長程公路的旅程。一站接過一站,不同的人、事、物的際遇,勾勒導演心中的主題—「成長」。

前一陣子台灣電影出現一部龐大資金的跨國作品「詭絲」,從製作團隊、演員、後製沖印混音等技術工作,造就一部品質頗高(以台灣歷年來看)的商業電影。不談影片背後探討的科學辯證,或是編導意圖交代人性愛與恨的母題,「詭絲」的娛樂性確實是台灣電影相當少見的作品。

回頭再來說說「練習曲」這部片子,可以看出編導是相當克難的狀況下拍攝的,或許就是為了圓一場人生大夢吧。一向擔任攝影師工作的陳懷恩先生,在這部影片中身兼編、導、攝影等工作,並請來一群媒體友人演出,鄧安寧、許效舜、吳念真…等,再加上老婆兼製作人楊麗音,這一群台灣優秀的表演工作者,確實發揮了畫龍點睛的效果,沒有這些人物的串場,鐵定無法將這部畫面精美的影片成績更往上提昇。

學過攝影的人都知道,要拍景觀畫面,是要用「等」出來的,等光線,等構圖。要拍人文畫面,也是要「等」,不過多了一個「剎那」的瞬間捕捉。在「練習曲」這部影片裡,可以明顯看出陳懷恩先生的雕琢痕跡,幾乎每一個鏡頭都是經過精細構思的,多層次(前、中、遠景)的畫面張力,一幅幅令人動容的台灣土地之美、人物之真,表現出完全付出「誠意」的創作意圖,光是這一點「誠意」就足以令人擊掌叫好。

台灣電影的發行管道是相當不暢通的,沒有足夠的商業因素,想要排上戲院檔期,那是比登天還難。「練習曲」這一回透過美商華納影業公司,以西片的發行模式跟全台各地特定戲院交易拆帳,也才勉強能夠博得幾個廳上映的局面,陳懷恩先生背後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我們沒有類似韓國的觀影人口,也沒有印度每年的拍片量,更不用談跟香港、中國相比的技術跟場面。台灣影像工作者,用最大的誠意,擺脫歷史包袱,創作一部清新動人的影像作品,讓這部難得的本土電影,喚回你逐漸遺忘的台灣之美和人情的真與善,這些都是珍貴的資產,陳懷恩先生他做到了。
     
      
舊 2007-04-28, 10:15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onypao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