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skasyou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心肌橋
文章: 640
引用:
作者台灣啤酒500CC.
話說...今天跟某版卡廠的經理喝咖啡..聊是非..
除了談論測試的過程外..也談到一些人生的思考角度..
""行事如果方正..容易碰撞..卻也可以加深印象..
如果是圓滑..人際關係好..卻也淡薄..
當你盡量做到圓..表示跟別人思考的角度分別也會更多..
所以會有討論..當討論到中心點時..你也明白了他的思考角度..
我之所以會有比較大的爭議點是..我不看過程..
爭吵也好..辯論也好..討論也好..主要是有進步..
因為..你也多了一個思考的角度..那你就進步了一個角度..
孔子說的30而立..真的就只有成家立業那種解釋嗎??
40而不惑..就真的是不疑惑了嗎??不能有其他的解釋嗎??
答案是未必然...""

有興趣的我再解說吧..沒解說前..先試著想想看..為什麼是這樣..



啤大的經驗讓我覺得是美式的, 也就是只看結果, 完全不管方法及過程是怎樣的
以公司來說, 是可採用的一種方法
但當遇到上司是日式風格的, 就是從頭到尾都要參與, 所有事情都要管的
就只有執行的空間, 但碰上像我這種類型的....只會使我完全用不到大腦
但也發現做事會有哪些問題.....再改善之, 只是花多少時間自己也抓不準
就事論事來說, 行事方正跟圓滑都沒問題, 就只怕遇到完全不能就事論事的人
30而立跟40而不惑的解釋一定不會只有孔子說的那兩種, 完全依觀點的差異來講
那是數不完的, 沒有人的觀點是完全一樣的......只有相近的
這樣的想法不知啤大認為如何....
 
舊 2007-04-08, 04:26 PM #213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skasyou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