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anny0830
部份用家對於FSB(Front Side Bus;前端匯排流 )並不甚知悉,其是指處理器與北橋晶片之間的數據傳輸通道,在PC發展初期,由於處理器速度不高,大部份元件的時脈均保持同步,直至80486時代,在處理器制程持續進步下,處理器速度也加速成長,當時由於其他外部元件受電氣結構所限,而無法跟進成長,因此Intel首次於處理器時脈中加入倍頻設計,首顆處理器為Intel 80486DX2,外部傳輸時脈是處理器的一半,及後處理器成長速度仍遠超過外部元件,兩者速度差距越來越大。直至Pentium III時代,處理器時脈已超越1GHz,但外部傳輸時脈仍僅有133MHz。
正常來說,外頻速度越高代表處理器在同一週期下可讀寫最多的數據,因此,外頻速度很可能會變成系統效能上的瓶頸,為解決處理器頻寬不足的問題,Intel於Pentium 4時代加入Quad Pumped Bus架構,使其在同一週期內可傳送4筆數據,此舉令外部傳輸時脈不變下,傳輸效率卻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