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danny0830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110
Intel FSB設計相比對手AMD所採用的Hyper-Transport技術,顯得十分落後!!

部份用家對於FSB(Front Side Bus;前端匯排流 )並不甚知悉,其是指處理器與北橋晶片之間的數據傳輸通道,在PC發展初期,由於處理器速度不高,大部份元件的時脈均保持同步,直至80486時代,在處理器制程持續進步下,處理器速度也加速成長,當時由於其他外部元件受電氣結構所限,而無法跟進成長,因此Intel首次於處理器時脈中加入倍頻設計,首顆處理器為Intel 80486DX2,外部傳輸時脈是處理器的一半,及後處理器成長速度仍遠超過外部元件,兩者速度差距越來越大。直至Pentium III時代,處理器時脈已超越1GHz,但外部傳輸時脈仍僅有133MHz。

正常來說,外頻速度越高代表處理器在同一週期下可讀寫最多的數據,因此,外頻速度很可能會變成系統效能上的瓶頸,為解決處理器頻寬不足的問題,Intel於Pentium 4時代加入Quad Pumped Bus架構,使其在同一週期內可傳送4筆數據,此舉令外部傳輸時脈不變下,傳輸效率卻可提升四倍。

因此,Intel遂於Pentium 4處理器中加入FSB概念,首顆Intel Pentium 4處理器的FSB速度為400MHz,即100MHz外頻x 4。此技術沿用至今,Intel Core 2 Duo處理器已發展至266MHz外頻x 4,即1066MHz FSB,頻寬高達8.5GB/s(FSB時脈× 64Bit ÷ 8)。

儘管現時大部份桌面軟件對記憶體及處理器頻寬的要求不高,但隨著四核心處理器續漸普及,加上更高速的DDR 3記憶體即將登場及PCI-E 2.0版本把頻寬由2.5GT/s提升5GT/s per Link,為避免處理器寬頻成為系統效能的瓶頸,根據Intel桌面處理器最新規格,Inte將於2007年第三季把桌面處理器FSB速度提升至1333MHz (333MHz x 4),令處理器頻寬進一步提升至10.7GB/s

事實上,Intel FSB設計是Pentium 4時代遺留下來的產物,相比對手AMD所採用的Hyper-Transport技術,顯得十分落後。

Intel FSB現時仍採用單向式傳輸設計,不支援多點傳輸,均令Intel處理器欠缺架構上的靈活性,反觀AMD,將於2007年下半年使用新一代Hyper-Transport 3.0協定,其頻寬將可提升至20.8GB/s,較1333MHz FSB高出一倍,可進一步減少頻寬不足所造成的效能瓶頸。

對桌面系統而言,頻寬提升所帶來的效能增長有限,但為了多核心及DDR3高速記憶體未來發展前景,Intel必須加緊努力改良處理器與北橋之間的通訊協定,以保持在處理器設計上的領導地位。


Intel什麼時候也推出個新架構出來阿
     
      
舊 2007-03-09, 09:32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nny0830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