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Blurry
我覺得LCD真的能用六年嘛?三年保固不妨就以三年為週期,三年換一次LCD一次花兩萬多,光是螢幕,主機的投資還不算,樓主的預算如果足夠不妨就買吧,如果兩萬多的預算想花六年的話,現在花各一萬初買22吋,三年後再花個一萬初買27吋,應該比較符合吧...
我也想買LCD預算一萬二,當然我知道越貴的東西越好,遲遲無法下決定是想等新規格,HDMI我是以看電影為主....
|
LCD 面板的平均故障時間(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
MTBF) 大多有5萬小時.
除起來大約是5.7年, 整數算六年來攤提成本應該還不至於太離譜.
其實資訊產品多半是還沒用到壞,就感覺到不能滿足而去升級.
如果沒有需求再去升級,到是可以用挺久的.
至少我覺得與桌面那麼近的距離,
"電腦螢幕"的使用, 24"夠撐很久.
較低吋數會在近年還想升級,倒是很有可能.....
真的要大尺寸作"其他用途",可能應該考慮的是LCD TV, 不妨多做了解.
如果三年後27" PVA面板可以用一萬塊買得到, 那或許真的可以如此考慮.
但是我覺得很困難. 若是TN的話,說不定還有一點點機會.
但是越大尺寸 用 TN 的副作用, 版上的討論與分享已經不少. 值得去翻一下做參考.
千萬
不要只有看吋數不看面板, 會見樹不見林.
前面也有多位前輩就已經提過, 光用吋數來看是偏頗的.也可以再回顧參考一下.
如果現在買壹萬初的22" 的TN 面板,跟較高級的24" PVA面板,
少掉的是無法取代的視野寬廣度, 少掉多視窗的便利, 少可視角度, 又少了許多介面.....
22"雖少掉購買成本,卻可能少掉更多產品的功能與使用效益.
我是建議 任何資訊產品的採購都要對他的
細部功能與應用花足夠時間去深入了解,
才會知道是不是值得自己去投資. 尤其是越高單價的越需要龜毛一些.
如果只是因為價格低比較買得起就做了決定,我並不會覺得就比較精明.
如果真的評估過自己只適合用到某層級的產品, 那也絕對是正確的決定. 沒有一定的答案.
版上很多人推DELL 24",絕不是敗家成性隨人起鬨,
通常有購買力的人反而會更仔細的去分析
若是沒有根據的鼓吹,對於這些人也未必會有影響.
如果只有看到片面的一兩個規格加上價格做直覺式的比較, 會遇到不少採購的思考盲點.
可能買了較低價的產品,卻未必獲得等值的效益.
就算看到物有所值,甚至超值的好產品,也需要
量力而為.
貴的東西不見得就是"好", "最適合"你的才需要去買. 不然再"好"的,再便宜的都不需要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