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licheer
看了你簽名檔的配備
也許2萬多算不了什麼
但是一般人,2萬元可以做很多事了
更何況,生活開銷不是買一台LCD就能打消
更不可能每天只花10元就能過活
當初也是在24與22間猶豫
最後選了22,因為我得留足夠的錢應付生活上其他開銷
實在搞不懂為什麼要拼命慫恿他人買高價的LCD
而且發文者明顯有金錢上的考量
如果是生財工具還能理解
一般人不過就是上網,玩遊戲,文書,看電影
視角小一點,顏色差一點,畫面小一點
很嚴重嗎?日子就因為這樣會過的更甘苦?
未必吧...
|
我說的甘苦 並不是指22" 不堪用, 用起來很難過, 需要被迫去忍受....完全不是這意思.
而是指樓主原本要追求的目標因為一點點小問題而降級,被取代, 事後他可能會後悔.
一時手頭緊就將就買22", 過兩個月手頭鬆還是會天天想24", 何必自己折磨自己?
如果就是要考上國立的大學, 今年沒考上, 明年準備好再來, 不輕易妥協,這就是我的作風
我覺得對我自己人生/工作各階段的目標實現很有影響.買東西也是一樣的邏輯分享給樓主.
"沒錢不需硬幹"這是我頭篇就說得很明白的立場,但是沒錢可以繼續存啊!!!
如果樓主今日此時就必須要出手, 那買22" 也是我非常認同與建議的. 量力而為是大原則.
然而晚一點買真等不了? 不值得為了24" VA與 22" TN 的差異再忍耐一下,取捨一下嗎?
如果是要晚八個月才夠, 那目標根本就不合理,換22" 也是必要的. 甚至19"也要甘願點用.
我也說了,我為了買DELL也取捨掉了其他開銷(預計要買的Wii遊戲機) 但是我覺得值得.
倉卒降低自己的目標,我並不覺得這樣就一定比較"務實" 或是比較"精明".
預算原本就是有排擠效應, 要A就常常需要犧牲B. 自己想清楚就好.
我並不是DELL的業代, 賣再多台也跟我無利益關係.
只是我認為多準備個幾個月,
平均一天多花個五塊錢(24"-22"差價 除以假設六年使用期限) 視角大一點,顏色好一點,
畫面大一點 是很值得的投資.
少唱一次KTV,少幾杯 死大巴 的咖啡 就夠補好幾個月的錢啦 (可有想過?
)
我的意見當然不代表絕對正確,也歡迎其他朋友的input與 意見的交流.
至於樓主是不是要這樣的決定, 也只有他可以做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