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tangdon
買了22" 這幾年會過得很"甘苦" <<<< 這句會打死很多買22"以下的人吧
|
本篇是回文, 不是發新帖, 這句是講給樓主的, 其他朋友無需對號入座.
如果原本就主攻22" 以下沒有打算買24"的朋友,當然不適用.
引用:
|
作者tangdon
可以說如果真的想要 24"
不一定要用一個月所得的錢買
可以多等一個月讓錢夠了再買
|
這也是我的觀點, 有不同嗎?
引用:
|
作者tangdon
我前面的po文就分享過ㄧ個觀念: 兩萬塊的螢幕,用了六年,一天不過花十塊錢 <<< 這個電視購物的理論少用為好
這個理論連"房子"都能買了
總覺得您的觀點很多都怪怪的 一一|||
|
您覺得怪,我也不能有意見, 論壇本來就是開放的空間, 如果是一言堂那還需要來討論嗎?
本來房子就是這樣買的. 就是分期付款的概念, 不然您是一次現金付清購屋嗎
一次付清四萬塊買部電腦有效時期用五年,不就是平均一年花八千,一天花22塊嗎?差異在哪?
只要經濟能力許可, 一次付清並沒有比較高尚, 分期付款的概念也能幫你釐清物品的價值.
您的簽名檔不也說 早買早享受, 晚買享折扣.??
只是我特別為樓主點出一樓說的等降價 這句話是否適用在他的情境?
晚買是要多晚買? 等到產品phase out ? 等產品用料已cost down自然的減價?
那時候產品還有同等購買的效益?
去年當未註冊的潛水會員時就看到無時不刻都有很多人說, 等xxxx降價再買,
一年過去了, 真的是有降多少? 產品的使用價值與效益未必是那個降價可以彌補的.
光看本文的DELL 2407就好, 如果去年就有預算,這一年的等待真的有那個價值?
沒有預算就是永遠等. 沒有需求就是永遠不必買. 晚買享折扣也只是個包裝說法.
沒必要離題太遠, 我打這一篇的用意在提醒樓主 :
2407 值得存夠錢在買,不差這一兩個月.
既沒有鼓吹樓主缺錢硬幹, 也沒有要樓主降低自己的需求, 其他的無須做過多聯想.
謝謝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