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WORLD/WOR1/3736447.shtml
性別失衡 港女覓偶拉警報
【世界日報/本報香港訊】 2007.02.23 08:14 pm
政府統計處公布2006年中期人口統計,香港總人口衝破690萬,人口老化及男女失衡情況持續惡化,年齡中位數由1996年的34歲,上升至去年的39歲,估計至2030年,全港會有四分之一人為65歲或以上長者;同時女多男少比例擴大,每一千名女性,只有911名男性,加上男士北上娶妻人數大增,學歷高的女性又要求高及「不願結婚」,女性隨時「找不到老公」,不少女性惟有轉移北上「尋夫」。
截至去年底香港人口達690萬700人,較前年上升6萬2900人,人口自然增長佔2萬8900人,外地移入淨人口3萬4000人,大部分是持單程通行證來港定居的大陸人,因出生率及死亡率持續偏低,香港人口年齡中位數亦上升至39歲。
與此同時,男女失衡的情況持續加劇,1996年男女比例為一比一,但至去年,全港一千名女性中,只有911名男性,撇除外籍家庭傭工,每一千名女性,亦只有961名男性,在25至34歲適婚年齡組別中,女性人數達5萬9000人,較男性多1萬3000人。至於從未結婚的女性比率,亦由1996年的兩成九上升至去年的三成一。
統計處亦發現,香港男士與大陸女士結婚的數目持續上升,去年5萬300對在港註冊的新人中,有超過三成半,總數萬8000名男士的配偶是大陸女性,而申請「寡佬證」北上娶妻的男士亦有一萬人,即有2萬8000名港男與大陸女子結婚。在1996年,有2萬2000人申請「寡佬證」,連同二千人在港與大陸女子註冊,整體男士娶大陸女性的人數達2萬4000人,較去年少4000人。至於香港女性與大陸男性結婚的數目,亦由1996年的1800多人,上升至6500人。
聯邦知己婚姻公司負責人劉美如說,該公司的女性客人愈來愈多,約佔六成,由20多歲到50歲,當中最多是30多歲,她們青春時擔心嫁錯郎,以致錯過良緣。劉美如表示,亦有香港男士嫌追女仔麻煩,希望太太可以服侍自己,因此喜歡北上尋妻。
浸會大學社會學系副授邵一鳴說,香港人口老化與先進國家相比不算嚴重,但仍會影響勞動力及增加社會醫療負擔。他建議政府讓內地年輕人來港讀大學,畢業後讓他們在港工作,貢獻社會,補充香港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