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四、稀薄封固漆塗裝( Wash coating )
稀薄封固漆塗裝是在木材著色之後施行的封固作業( Sealing ),作用在防著色劑產生滲色( Bleeding ),提供填充作業一個堅實的表面及改善塗膜之韌性。對於許多著色劑而言,洋干漆( shellac )是一種好的封固底漆,其是7份的醇混合一份原液濃度4磅 / 加崙的洋干漆之混合液。在家具生產上,拉卡若作為面漆,封固塗裝則用拉卡底漆。
稀薄封固漆( wash coat )使用時必須調得很稀,所以它不會完全地填充管孔而妨礙填充劑之使用。假使是使用洋干漆為封固漆,輕刷一道乾燥約需1小時;若噴塗拉卡底漆,則其乾燥約需0.5小時,接著以6/0或7/0之砂紙輕砂。拭淨,接著其表面則可進行填充作業。
五、填充作業及底塗作業 ( Filling & Sealing )
• 填充作業( Filling )
所有的木材可分類為有孔材( Porous or open-grained wood )及無孔材( Non-porous or closed-grained wood )。松木、樺木、櫻桃木及槭木都是無孔材或部分孔材 (Semi-porous wood) 的例子,此等木材不需要填充劑。櫟( Oak )、白腊木 (Ash) 、胡桃木( Walnut )及桃花心木是有孔材之例子,它們確實需要填充劑及多層塗層。沒有填充劑和髹油塗裝( Oil finish )一起使用,因為油必須滲入木材表面。
木材填充劑被用於塗裝過程中的二個目的,是填平木材管孔及增加最後塗膜之顏色,以顯現木材紋理之美。填充劑可為和著色劑雷同之顏色,或以較淺的填充劑配合深色著色劑使用,以達到二個色調之效果( Two-toned effect );施塗填充劑看起來似乎簡單,但假若使用不正確,將會破壞整個之塗裝。
• 填充劑之種類( Kinds of fillers )
有大管孔的木材,如:胡桃木、桃花心木、櫟木、栗木( Chestnut )、山核桃木( Hickory )及白腊木等需要使用糊狀填充劑( Paste filler ),此種填充劑是由約75%顏料及25%液体組成;顏料主要是矽粉( ground silica )及色料,液体常為油;可買天然顏色的糊狀填充劑,然後加入著色劑或有色顏料如:?黃士或棕士等著色。白色或灰白色填充劑常以氧化鈦和油及樹脂混合製成。
液態填充劑( Liquid filler )則用於樺木、槭木、楓木或櫻桃木。液態填充劑可直接由廠商供應,或以松節油稀釋糊狀填充劑而製得。至於楊木( Poplar )、松、杉及椴木( Basswood )等無孔材並不需要填充劑,可直接施塗底漆。
• 施塗糊狀填充劑( Applying paste fillers )
糊狀填充劑加入松節油、苯或石油精( Naphtha )調至工業用奶油之濃度。混合油性色料及松節油,然後把它慢慢加入填充劑中,調至你所希望之顏色。在一已著色之試片上先測試一下。然後以硬挺的毛刷把填充劑先順著木紋,然後橫著木紋刷入管孔中。或以掛橡膠手套之手掌或一塊粗麻木或厚的布料把填充劑擦入管孔中。且常於端面塗厚一點之填充劑。
在施塗填充劑之過程中,最理想地是把糊狀填充劑填滿管孔,乾燥約30 min 而失去光澤外觀時,再以粗麻布或粗布橫著木紋拭去大部分多餘的填充劑,然後再以細布順著木紋輕輕擦拭,確實把填充劑均勻施用於材面上。
記得填充劑必須牢牢地填滿管孔,否則於施塗面漆之後,填充劑會鬆脫而破壞塗膜。然而也不要太用力擦拭,因為如此將會由管孔擦掉一些填充劑。為得到最佳之結果,清潔工作必須在過剩之填充劑仍然柔軟狀態時進行。從尖銳角落移除多餘之填充劑,則可用一支削尖之小木棒覆上破布沿角落施力去除之,惟此工作必須小心從事,不要讓刮除中遺留之殘漬乾硬掉。若萬一有乾硬之殘漬,則必須以破布沾濕松節油把它完全去除。
• 施塗液狀填充劑( Applying liquid fillers )
液狀填充劑有時使用於樺木、山毛櫸 (Beech) 、櫻桃木及加洲紅木 (Red wood) 等。若是使用糊狀填充劑則加入松節油調到濃度變很稀。以漆刷施塗後,其它步驟同糊狀填充劑之一般施用要領。
• 填充作業之缺點( Defects in filling )
當填充劑使用不當,擦入管孔不全及過剩的填充劑沒有完全移除,則可能會發生幾個缺點:
(1) 針孔 (Pin holing) :當空氣被填塞進入填充不當的管孔中時,會發生針孔,在施塗面漆之後,在表面將可看到氣泡。
(2) 溢流污染 (Flow-out) :當在著色與填充二道塗層之間,未施塗一道好的封固塗裝時,會顯現填充劑污染管孔以外材面之現象。
(3) 灰斑 (Graying) :是常發生於填充劑乾燥幾小時之後,表面出現灰色的形狀,原因常為結合劑 (binder) 被木材吸收或使用的填充劑種類不對所致。
(4) 滲色 (Bleeding) :當在填充劑之上未施塗一層好的底漆;或在上底漆之前填充劑未乾燥,導致使填充劑與底漆混在一起。
(二)、施塗底漆( Applying a sealer ) 在面漆或最後塗層塗裝之前,在填充劑之上施塗底漆以封固表面使形成一界面塗層,以提供面漆理想的基礎是必要的。甚至於當木材未經著色及填充 ( 有時候這是合板之案例 ) ,在其表面上有層好的底漆是很重要的。常用的底漆有三種,洋干漆、拉卡及合成樹脂。脫色洋干漆是最好的底漆,但當最後塗層是拉卡時,則不用此種底漆。洋干漆底漆是混合 1 份原液濃度 4 磅 / 加崙脫色洋干漆和 7 份醇而成,以漆刷施塗。亦可噴塗拉卡砂光底漆 ( 或二度底漆; Sanding sealer) 作為拉卡面漆之底塗層 (Undercoat) 。滲透樹脂底漆是現成的材料,普通用在無孔材或管孔小的木材上,以封固材面,防止木材吸收水分。另外也有明暗處理底漆 (Glazing sealers) 施塗於填充劑之上,明暗漆施塗之前之表面。底漆塗裝之後必須輕微砂磨,然後再以粘性布料拭淨表面。
故在此之底塗,基本上相當日本塗裝系統之中塗,但使用之塗料可為稀薄封固漆(以 Wood sealer 作 wash coat )或二度底漆( Sanding sealer ),端視是閉孔塗裝或開孔塗裝而定。
參考文獻
Feirer, J. L. ( 1983 ) Furniture and Cabinet Making, Bennett Publishing Company, Illinois , USA.pp. 483-4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