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u_type77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5
文章: 747
不知道我之前講了那麼多..
還是有人有聽沒有懂..
以目前16x燒錄來說..
測試值只是單純的表現燒錄器的讀取表現,可以利用韌體做修正,或是改善系統的燒錄軟體或是主機的配備..
比較精準的方式是一般來說,我們有分為電腦使用以及播放機使用兩種..
特殊的光碟系統不列入其中..
播放機使用,讀取的一般狀態在1~4x的速度,我們簡單來說是轉速,而每一秒轉速的運行是要看每一家播放機廠商的設計,可以利用播放機有各快轉的方式可以多少得知ㄧ些資訊..
而電腦所使用的光碟機,在讀取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方式,可以看一下外殼所寫的資訊..
而電腦會依照data,video等不同的格式,轉速讀取也不相同..
16x燒錄跟測試,以測試來說,是目前很多播放機無法達到的轉速,甚至我們在使用資料或是影片再電腦上用一般方式觀看也是很難達到此速度,所以可以說測試16x是多此一舉..
甚至日本方面的測試,如果您特別注意,他們也多數是燒錄16x用4x做測試..
目的是可以比較明確的判斷,是否會在播放機以及電腦上影響的成面會不會過大..
而且以上都要看機器方面的軟體(俗稱韌體),是否有支援到16x燒錄後的波長..
而波長的合與不合,就會影響到保存,光照等也是會影響波長的頻譜..

而為什麼我們要使用4x燒錄,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因該是說資料不夠完善的因素..
4x燒錄工率較大,這是聽說的,實際上是否屬實無可得知,當然希望高手能提供更明確的資訊..
工率較大,相對的再凹凸的數位軌內,也比較容易將資訊填滿,相對的比較不容易受到外在的因素產生,這是其中一各說法..
另一種說法是高速低速都沒有差異,主要的是因為刻版的刻度方面,在雕刻凹凸時,精準度不夠高,因為機器本身也會老舊,或是刻的深度的也有影響,才會產生染料上模有問題,相對的影響整各製程,甚至塑料的品質等也會影響..

就看使用者用哪一各方面去想,畢竟專業的資訊不夠透明,相對的就有很多問題無法可以正確得知,定時的備份是最佳的效果
     
      
舊 2007-01-31, 05:06 A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u_type77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