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jerryyen
沒錯 我是用新注音輸入,很容易選錯字
現在你知道了,使用成語的壞處了吧
就是容易打錯,還容易被人當成嘴砲好題材 (縱使你知道我在說甚麼)
如同我說的,使用成語真是"咬文嚼字" "作繭自縛" 您說是吧
|
這個好像沒有關係喔

博(ㄅㄛˊ) 会(ㄈㄨˋ)(ㄈㄨˊ)怎麼看注音打起來是差很多。給你
一個個人的方式參考,遇到不會打的字,唸不出來寫不出來,可以先去google一下,新注
音有提供手寫輸入,可以使用手動寫入的方式。另外還有這些工具: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http://140.111.34.46/jdict/main/cover/main.htm
教育部異體字典
http://140.111.1.40/main.htm
大紀元文化綱之成語典故
http://www.epochtimes.com/b5/csc71_1.htm
甚至所知不甚解的知識,也可以自己去補充一下,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只怕沒時間毅力,
不怕找不到想要的。這算是一種態度問題,來到這邊發文我也是從中學習到不少,像剛剛
131樓網友的觀點還有引述網頁我可是有從頭到尾看過,這篇文章也幾乎看到底才開始發
言,不懂不要緊,不求甚解才麻煩,沒人強迫使用成語,覺得成語對於您使用起來是力有
未逮,那可以選擇不要使用,不是使用了成語就等於學問高超,所以也沒必要強硬使用,
但是這不表示那些東西不好,何不再試者深入了解一點,你會體會中國文化之美,中國文
學可謂獨術一格,莎士比亞這種東西可以同我們浩瀚的文化比較?世界上絕對找不到第二種
這麼有藝術的語言與文字,同樣的一個比如說:幹麻? 音調語氣不同,所傳達的涵義也有所
不同,再好比說晴天、天晴,標點符號的斷的位置不同意思也會有所不同。外國人努力專研
我們所謂的"國學"的當下,沒想到發源地卻覺得這些都是垃圾,真的是非常諷刺。
舉個紀曉嵐的典故當例子,紀曉嵐有次與人打賭要使某富人讓他白吃白喝幾天並且不趕他走
,拜訪富人的第二天剛好正逢雨季,傾盆大雨從天而降,紀曉嵐以天氣不好為理由居於婦人
家中數天,這富人生性極為吝嗇刻薄,故在牆外提句曰: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本意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紀曉嵐看了之後重新斷句,並對主人笑說既然您這麼好客,那我只好再多叨擾幾天了。並在
富人家中住了十天半個月之久,差點沒把富人氣死。
紀曉嵐斷句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同樣是文字,應用巧妙存乎一心,成語根本不是原罪,原罪就是那些沒知識的人,跟成語跟
本毫無關係,講的不太客氣,不過這是一個事實,還請海涵,沒有針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