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hayata
並非護航文.. 樓上朋友請不要激動..
我只是就事論事~~
如果您今天是對杜XX個人的不爽,請逕自謾罵,不要過渡延伸∼
事情的發生,就是媒體斷章取義,抓出一堆「附錄」中收錄的資料大做文章...
之後反問杜先生云云,這些不都是媒體製造出來的效果?!
他們達到目的了嗎?
看各位不爽的程度,我想媒體藉由杜先生,完成了....
引用該篇新聞的資料..
教育部於九十四年四月正式推出網路版及光碟版的「成語典」,但最近卻有學生發現,如「三隻小豬」、「楚門的世界」、「賣火柴的小女孩」、「母雞和金蛋」等看起來不像成語的語辭,都列入了「成語典」中的附錄
原來這些被抓出來的資料,是不是原本就在「附錄」?
我想新聞媒體的報導中,他們自己也說了...
而教育部的網站中附錄中的那些資料,上面幾個發言請自行參考~~~
|
剛剛有再看過您提供的網站,成與的定義其實與語言一樣,都是有生命週期的,
他們想要制定一套新版的成語,問題是人家服不服你對成語的定義,基本上,
大家之所以使用成語,有一個最大的因素是眾所皆知,大家有共識,而不是鬧爭議的。
之前大家對杜正勝有這麼多意見,就是因為他根本就是來亂的,罄竹難書大多是講不好的一面,陳總統誤用成語,頂多只是口誤。藍軍立委見縫插針,雖然動機不純正,杜部長其實只要照實回答,不必護主心切來個成語大新解。既然他這麼愛政治化,也怪不得人家要對他泛政治化!